标签:
小女子散文 |
分类: 散文随笔 |
学 海 无 涯
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我自己都吓了一跳。
想改成“我要读书”,又忽然想起了高玉宝。
我现在的名片印的是“素食者尽心”,若干年以前一直印的都是“读书人尽心”。书法家卫水山先生10年前送给我的墨宝写的是唐代诗人李群玉的两句诗:“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没有琴声相伴,但读书确实是我生命的享受。
“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看着一样的两句话,读起来就不一样了,“好”可以读上声,也可以读去声。应该好好读书的年纪和环境下却不喜好读书,等到喜好读书的时候偏偏年龄环境却不允许了。而我却没有这个问题,不管什么年纪什么环境,我永远都处于好(去声)读书的状态。
我从骨子里爱学习。童年是在学习中度过的,顺其自然地把不情愿变成了情愿。刚一会说话就背诗,然后在父母的指导(当时应该叫强迫)下预习小学的语文和算术,然后到了6岁被送进小学读一年级,不是读三年级。赶上北京地区小学六年制正式实行的第一年,12岁上初中,也没有别的爱好,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15岁上高中,从那时起至今不看电视,高中三年我几乎是处于一种疯狂学习的状态,经常在父母“不用功”的责骂中通宵达旦地学习,责骂归责骂,我不是因为责骂才学习,我是自己爱学习。
爱学习,并不意味着学习好,精神上的愉悦换不来实际上的效果。我从1997年起开始准备考博,7年之后的2004年才终于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唐宋方向的博士研究生。
一年级的时候我热衷于听课,因为有着极为强烈的教室和校园情结。我住在3个人共享10平方米的学生宿舍,整天泡在教室里,除了听课就是自习,特幸福。二年级的时候我确定了毕业论文的题目,开始大量阅读相关书籍,2006年的4月19日,正式开了题,更加心无旁骛。去年年初我把电脑和书都搬回家,把应酬减少到最低程度,直到三年级以后就完全息交绝游了,甚至连睡觉时间也尽量节省下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实在不懂的两句“名言”!攀登书山为什么要沿着什么小路往上爬?爬上去干嘛?是为了“无限风光”还是为了“一览众山小”?畅游学海为什么会苦?那么乘着这艘“苦船”到底要达到什么“幸福”的彼岸呢?无论是小路,还是船,都是把学习置于生命之外了。学习之于我是生命本身,而不是达到某个目的的手段,我实在不想通过学习实现什么,我只是不知道如果不学习我活着还能干什么,我还有兴趣干什么。
一直觉得,只有平凡而又安于平凡的女人才能够安享读书的乐趣。如果本来不平凡或者平凡而不安于平凡都会有才多的热闹,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
而我,是可以安享读书之乐的。
尽心
2006-10-15
2007-5-1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