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云生

(2007-01-16 20:45:27)
标签:

云生

分类: 人物访谈

云生

 

 

他是一个喜欢品尝生活,发现快乐的年轻人;他是一个在云里、在路上执著追求的青年;他在热爱的主持播音中发现自己;他自弹自唱自己作词作曲的校园民谣;他自称“草民云生”。

 

在云里生根

――云生漫笔

 

我曾问过他“云生”这个名字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取名“云生”?他告诉我说:百声百相静观世间风云,一板一眼笑谈杂味人生。取两句的最后一个字,就是——云生。

不知为什么就突然想到台湾作家七等生的一句话:“冷眼看缤纷世界,热心度灰色人生”。

起初觉得“云生”这两个字太诗意了,跟五大三粗的他不搭配。后来一想,这“静观”与“笑谈”确实是他的风格。有些少年老成,又固守着赤子之心,也大概是有些“冷眼”、“热心”的感觉吧。

 

学校-社会-学校-社会

 

云生算是我的学生,毕竟我给他们上过一个学期的古典文学课。

那时他是班上年龄最大的,而且还大的不是一点半点(比最小的大7岁),俨然一副大哥大的样子。

起初以为他是蹲班(现在叫复读)n回,后来得知他是在高中毕业后工作了几年,又重新回学校充实自己。用他自己的话说:“在社会上闯荡了几年,什么也没混明白,就是觉得自己所从事的各项工作和我怎么就这么不和谐呢?于是乎便响应创建和谐社会的号召,重新回到学校去给自己充点电,准备接受了知识分子再教育以后,再凭着咱这小体格子一展拳脚报效祖国。”

在他工作的那几年中,他号称啥脏活累活都干过,正是因为他所拥有的这段不寻常的经历,使他积累了一笔难得的社会经验,他自己称之为财富。包括他的为人处世,包括他的风趣幽默,包括他对事物的独特见解,都显得要比与他同龄的孩子们成熟得多。那时他的生活很苦,大冬天住的一间4平米的小屋子不仅没有暖气,连炉子都没有,还四面透风。他200块钱在北京生活过一个月,连方便面都舍不得吃。听着都让人心疼,不过他的机智与特有的幽默也大多来自这段生活的磨练,他常说自己象个放大镜,能把苦涩生活中的一丝小快乐放大到极致,然后去感染身边的人。他是一个喜欢品尝生活,发现快乐的年轻人。“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啊!

他重新捧起书本,师承于我们共同的偶像薛飞先生(我就是奉薛飞之命去给他们上课的)。为了追随名师,他放弃了选择许多别的学校,执意投考中华女子学院艺术系由薛飞主办的主持与播音专业。女子学院,顾名思义,男生自然是稀有动物,他们班只有4个男生,而他格外醒目,倒不是因为他的“显老”。他戴眼镜,但是并不十分儒雅,镜片后面经常露出一丝丝狡黠的神情。他不瘦,圆脸,但是下巴很尖,看上去也有些温柔敦厚状,就是嘴角总挂着坏笑。

对他印象深,一是他总穿着黑衣服,跟乌鸦的兄弟似的;二是总坐在教室的前排,并且做出认真听讲的样子。

他们考古典文学那天我去监考,他一出考场就跟我说:“不带出题这么容易的呵!没劲没劲!”我以为他一准儿考个满分,结果才仅仅考了班上的第二名,那笔误真是让我哭笑不得。

他学的是主持与播音专业,如果说他的主持才能多赖天赋所赐,而他的播音技能却是在后天努力下不断提高。听过他朗诵的文学作品,也听过他播新闻、播小说,在薛飞的学生中,他是既有悟性又颇为勤奋的一个。每每得到薛老师的表扬,他都会美滋滋地跟我显白(那时,他真像个天真的大孩子)。我也特爱朗诵,可在薛飞眼里根本不入流,难怪云生会如此得意呢。

云生有时候显得成熟老到,有时候又很阳光,生动活泼。哪怕可以八九不离十误判他的生理年龄,却实在难以推断出他的心理年龄。说实话,有些时候这孩子心里的那份沉稳与成熟真的与他的实际年龄很不相符,这也使我感到很惊奇。

 

写歌-弹唱-朗诵-主持

 

他喜欢写作,写诗,写歌词,作曲,还擅长吉他弹唱,他的歌颇具校园民谣的风格,都是忽悠小姑娘的招式(据他自我表白从没忽悠过)。在感情上他还挺认真,这一点在当代大学生中可以说是很难得了。不说千年等一回吧,不说要找那万里挑一的吧,横竖他心里有谱。没准儿,蓦然回首,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呢!

请看云生的这首《秋雨偶感》:“秋雨如丝思断肠,心未寒,天却凉。举目望天添感伤,人何去,路何方?微风轻度,似闻旧时歌声依稀在耳旁。雁南去,不知相思谁寄?几多追忆费思量,泪一行,酒一觞。知秋一叶何处藏,孤难防,愁难当。故人他乡,却似未曾远走犹伴我身旁。雨如泣,仿若万千愁绪。

云生还配上了曲子,自己朗诵了这篇作品。后来又谱了曲,自弹自唱。听者要是不掉眼泪,至少也会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吧。

这孩子嘴特贫,脑子也反应快,有些当主持人的天赋。2006年夏天我见他主持过全国妇联主办的“全国第二届‘智慧新妈妈、健康好娃娃’评选大赛”复赛和决赛的演出,整场演出由他独自策划编排并且主持,他的主持风格轻松幽默,大方自然,无论是场上的选手还是台下的评委和观众,都觉得很亲切,很舒服。他一般不喜欢刻板地背台词,在现场,有许多是他靠自己的机智临场发挥的,每次的效果都很好,反应也相当到位,用他的话说这叫“抓现挂”。就连我这个对主持人一向很挑剔的也在台下忍不住为他拍了若干回手呢。

最近,见到云生主持的一场婚礼。他不仅压得住场,而且很善于调动和把握现场的气氛,整场婚礼的气氛该热烈的时候热烈,该煽情的时候煽情。也许是我参加的婚礼不多,想夸他几句也说不到点儿上,但我真的很喜欢云生的主持风格和他在台上给人的感觉。

整场婚礼的程序是由他亲自设计的,有多年积累的经验,也有他自己独特的创意。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特意把新人的爱情旅程编成了小故事用作开场白,讲得温馨浪漫,感觉整场婚礼以至于这对新人今后的幸福生活从这里有了一个美好的开始。再穿插些现场的即兴幽默和他精心设计的小游戏,凭着他过硬的语言功力和对现场的把控能力,令整场婚礼显得十分紧凑,甚至可以说是完美。

据我所知,新娘新郎都比他大好几岁,无论是婚礼之前沟通的时候,还是婚礼当天,我都听到许多人在一声一声叫他“大哥”。我没觉得诧异,也没有挑明。他自己说在刚考上大学那年,新生报到时就被好多人当成了家长。起初我还半信半疑呢,呵呵,现在看来情有可缘啊。

他说这就叫显老,我说这叫成熟。

                                                        

一首唱给母亲的歌

 

有一次我们一帮人去郊区采风,路途郁闷,昏昏欲睡,云生一边指点前方路况,一边点评周围景物,还天南地北海阔天空地侃侃而谈,听着他白话儿,我们笑声不断,开车的坐车的,都没觉得累。一路畅通、一路平安啊!

他很细心,处事有条不紊。就是去郊区这回,时间很紧,但他把路线进行了合理设计,既丰富内容,又节省了时间。他安排我们去他家,他的母亲在家早早备好了款待我们的原料,他电话遥控,一路上净听着他吩咐何时穿山里红,何时熬糖,何时下油锅了,火候掌握得特好。于是,我们一进门就吃到他母亲亲手现粘的糖葫芦,还有刚炒好的栗子。意犹未尽,我们连吃带拿,路上还赞不绝口。

说到他的母亲,老人家看上去极为厚道。热情是发自内心的,对惟一的儿子更是没的说。儿子说要工作,她支持;说要考大学,她支持。考上了,需要她能赞助学费,一年一万多,她不仅毫无怨言,不讨价还价,还总怕儿子吃不好穿不暖睡不安稳,恨不得自己从牙缝儿里节省节省贴补在儿子身上。这么多年,母子二人相依为命,有过多少感动,有过多少幸福,有过多少艰辛,为了自己的希望和寄托,云生的妈妈真的很不容易啊!

云生曾为母亲写过一首歌,题目是《送给我的妈妈》:“岁月带走的是年华,却留给你一个家。爬满皱纹的脸颊和丝丝的白发。我在一天一天的长大,在你给的温暖的家。数不清多少的春夏秋冬,有你陪伴的旅程。也常常会有些小摩擦,是孩子我还没长大,如今,看着你慢慢老去,而我却长大了。也许我是你的骄傲,可带给你的欢乐有多少?为我吃的苦为我的操劳,孩子我又怎能忘掉?啊,妈妈!让我唱首歌给你听。也许还会有风雨飘摇,有你在我就有依靠!任岁月在和生命中的一切赛跑,我会在歌声中为你祈祷,为你——祈祷!”

云生的妈妈经常为有这样的好儿子感到骄傲,云生更应该为有这样的好妈妈永远感到幸福。

 

云生踏实,云生热情。他老成持重,也天真幽默。平时见面,熟人的场合,他可劲儿招呼,云里雾里的,净看他了。生人,他彬彬有礼,但也毫不拘谨。无论男女老少,跟他相处,不敢说有多少收获,至少不累,精神上很愉悦。

原以为云给人的感觉是飘忽的,云中漫步是浪漫的极致。听王杰唱的《英雄泪》:“云里去,风里来,带着一身的尘埃。”飘忽于浮云之中,也自有一番疲惫与苍凉。

然而,云生不是飘荡于空中,他脚踏实地;他也不是一脚在地面跺出一个脚印,他举重若轻。

他有个博客,自称“草民云生”。是像野草一样坚韧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也许是他一直都在记忆那段艰苦的生活,时刻告诉自己,云生从哪来,那里曾经给过云生什么,无论今后拥有多少鲜花与掌声,都不要忘记“草民”的含义。这其中的深意,或许只有他能够知晓。

我希望,云生在云里生根,超然尘外,又落脚于实处。

尽心

2006-12-2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减肥
后一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