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里两天积余了700多封邮件,看得我头晕眼花,现在终于看完了。
今天的热点好像是广州地铁优惠票的新闻:广州地铁线网票价方案听证会日前举行,按地铁公司预定的方案,每个地铁员工有3名直系亲属可享受免费乘坐地铁的待遇,地铁公司共有员工6000余名,即有18000名地铁直系亲属可以坐免费车。听证的乘客代表对此提出质疑,地铁公司总经理回应:让地铁家属享受免费待遇,是出于“反恐”需要,因为地铁家属可以“担负起地铁义务安全员的重要职责”。
今天的来稿足有三分之一是说这事儿。
不过我觉得这事儿不适合写时评,因为这个话题的是非像和尚头上的虱子,一目了然,没什么好说的,说不出什么有意味的理儿来。从文章也可以看出来,时评家都在可着劲儿地开骂,没一个有点技术含量。我在想,地铁公司总经理出说反恐理由的时候,应该能听到时评家在磨刀的声音。
不适合时评,倒觉得是一篇很好的杂文题材,在一篇博中我就说过:杂文是构思的情绪,而时评是构思的理念。这个题材并没有构思理念的空间,那个总经理就是欠骂。如此,正非常适合构思情绪。
而且我觉得,如果让刘洪波来写这篇杂文,一定活色生香,充满质感。
我似乎还说过一句“名言”:好的时评并非停留在对与错的论证中,而是在对与错的价值张力中提升出另外一种富于人情味和普适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