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钱磊、羌人六、余子愚:诗歌需要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2011-02-10 12:32:33)
标签:

他言愚非

中国洛阳

余子愚

文化

分类: 他言愚非

诗歌需要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赵卫峰


    孤独感是种重要且难以言传和定型的个人性体验。每读诗,我都会着意寻找它的影子。在不断行进的诗歌中,孤独其实永远难以定义,也不需要认同。孤独感其实也就是一种时间感。它的较高层次应该是更加静与净。这是一种高境界的理性状态。
  也是一种不断变化与琢磨中的非模式化状态。当把这三位80后写作者的有关诗作列出,可以看到,信息时空中的年轻的心灵对孤独这一相对而绝对的诗歌命题(主题)的感觉不一,三首并列,似可看到这一年龄段诗歌的局部来。
  余子愚的“孤独”强调的是相对实在的环境,这使表达相对传统,所谓情景交融,境由心生,而后解释之。但或许正为“传统”的缘故,其写作局限于“成见”,如孤独者在“深夜出现”,在这常借用的时间背景下,又迅速转入“城乡”这一更实在的背景,接着的句子多反复强调农业文明事象,并且有习惯性的赞美与肯定成份。这种肯定与赞美在“谷物丰收之后”,在“城市的喧嚣”中,衬托出的“孤独者荒凉的内心”就不太意义了。至此,余子愚的这位“孤独者”是一个“旁观者”,“怀旧者”,也是一位城市化进程中的犹疑不定者?那么,虽然在作者看来,“孤独是一种瘾”,但我仍感这种瘾是可戒掉的,因为它太受现时环境所控,属于阶段性的。就此诗而言,不如标题直接换成“暂助者”或更有意味。
  羌人六则更像相对形单影只的漫步中的“暇想者”。羌人六及其诗作都体现出某种复合抒情倾向和复杂的包容度,他本身也复杂,他有少数民族身份、他在高校学的是体育,他生活于一个中心城市,他的阅读似乎大于似乎落寞的现实生活,于是,其诗作中交替出现神性意味、英雄心情和浪漫底色。但他的孤独心思相对要主动得多,是以进为退,于缓慢中不断张望、不断捕捉(也许并无具体目标),在过程中“将所有缓慢的事物憧憬”。这种憧憬,当然也是思考的,如果没有想法,那孤独这个词还真就没什么意思了。另外,我认为这最后一句也是多余:“还有什么不死,让我胸怀不灭的忧伤……”,很败笔。
  钱磊似乎又属另种境界,表面看是一小小的回忆,物是人非,昨日已去的感慨。钱磊的“随笔诗”有明显的散文化特征,但他似可借助字词和节奏巧妙扭转并保证了“形散神不散”。对这首诗感到兴趣的一大原因是,它可算是一种“友情诗”(非要说是一种爱情诗当然亦可),不要说80后,就总体看我们的诗歌写作一般很少涉及“友情”——并且很难表达得相对完好!?众所周知,诗歌文体与诗人本身原因,诗歌一般都不会落足在友情上来。遥望唐宋,诗人相互赠诗送文,是为常见,如今,这种风气的常见因过实过直而很不如意。实际上“友情”也是挺能体现人性的复杂与多维的,只是它真的不好表达。这首诗的好处正在于它不仅随意地展现出某种惺惺相惜的友谊感觉,而且是不露声色地、笔锋突转,就把目光调整从高空到昨夜“现场”,并意犹未尽,故而使这种孤独感别有滋味。
  诗的孤独感,并非主观的空虚以及对现时或物质境况的不如意而产生的小情绪,它应是非常静、非常净之时的一种恍兮惚兮的思想状态,其时,人相对地真实。唐朝的陈子昂曾说:“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在应试教育读本中它通常被理解为“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不必去管这种理解的是非,要说的是,写作与阅读当然无法脱离具体的时空环境,但一首诗要成为好诗,至少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远离“当时”,即说对时间的在意恰好是有意无意地把时间“抹掉”,这才是佳作,难道我们每每读诗都必须借助一长串与时代有关的注释才行?
  从上三首可见80后写作者的思与想主动而多样。是需要给诗歌增添难度的时候了。是的,诗歌需要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诗歌需要在路上习惯于追究莫须有。年轻的诗者们正在自觉地努力着。

 

诗人联席阅读=诗人推荐作品=赵卫峰推荐:

诗  人:钱 磊  诗  作:稻草人之一

博克地址:http://blog.sina.com.cn/qianlei2009 

诗  人:余子愚  诗  作:孤独者

博克地址:http://blog.sina.com.cn/yuziyu1986 

诗  人:羌人六  诗  作:缓慢的孤独

博克地址:http://blog.sina.com.cn/qiangrenliu

  

稻草人之一

   钱磊

 

风吹过,繁星静寂。我独自一人

站在旷野,这难以言传的夜

仿佛掏空回忆的孩子在给未来写信

偶尔吹出的口哨,夹杂着大自然的香味

多余的词语,被宇宙流放,

江山无限辽阔,这暗处的物质抚摸着肌肤,

就溢出赞美。我想起昨夜的篝火

让你我相峙,其间我们放下日常生活里的标本

谁主谁宾都被否定

听君一席,形神皆忘

 

缓慢的孤独

羌人六

 

扛不住的争斗,漂浮地深邃

道路上埋伏的清兵,

毫无长势的道德,

我却逆行,

又将所有缓慢的事物憧憬

在徒步地光中我与孤独同行

这低垂又颓唐的生活,

挂着云彩的眼睛,燃烧地热望,

充满了风的无际的辉煌

我的躯体也在跟着自己歌唱,

危险的藤蔓,

漫山遍野的遗忘

还有什么不死,让我胸怀不灭的忧伤……

 

孤独者

余子愚

 

孤独者在深夜出现

他游走于城乡,感情的根

深埋泥土,村庄是他的故乡

朴实的女人,肥美的屁股

他们生养的孩子,响起孤独者的笑声

孤独是一种瘾,在身体的暗处扎根

无力清除,在谷物丰收之后

杂草丛生的土地

孤独者荒凉的内心,秋雨连绵

湿漉漉的羊肠小路,在乡间蔓延

像一条小河,蜿蜒东进,汇入江河

孤独者沿着小路漫步,宽广的马路

城市的喧嚣,淹没夜色深处的身影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9200750100oms7.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