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点评《分解》

(2009-02-22 14:57:17)
标签:

原创诗评

中国洛阳

余子愚

文化

分类: 原创诗评

点评《分解》

《分解》

 

/田春雨

 

把时间一点一点的消化

田野里,玉米的绿逐渐超过了

坟墓的高度

逐渐蔓延到我的前半生

 

蜗牛的远望

短促的后半生

缩回弯下来的躯体

 

我的时钟,走走停停

比蚯蚓爬过草根的脚步还要慢

 

余子愚点评:

解构词语一直是我的一个坚持,词与物是诗歌的一个题材,也是考验一个诗人化平凡为神奇能力的试金石。我曾经写过一些以名词为题目的解构诗歌,现在,我读到诗人田春雨的这首题为《分解》的短诗,不由得惊叹他超强的解构能力。“分解”是什么?是一个词语,是一个动作,是慢慢消化,逐渐消失的一个过程。诗歌的第一句“把时间一点一点的消化”正是说明了这个动作。“田野”是诗人田春雨常用的一个词,他自我调侃自己的名字为“春雨的田野”,博客名字为“春风化雨落田野”,可见诗人对田野的喜爱。田野里的玉米逐渐生长,超过坟墓的高度,这是“我”的前半生。一只蜗牛的出现,使玉米快速的生长慢下来,这种“慢”是诗人选择的一种状态。“短促的后半生”揭示生命的短暂,诗人这里开始对时间进行分解,我的时钟,走走停停,比蚯蚓爬过草根的脚步还要慢,这正是分解的速度。时间被消化了,一如我们过往的生活,过去了,就不复存在了。个人的经历不同于历史事件,可以留给后人回味,这是个人生命的悲哀。如何挽留匆匆逝去的生活,只有调慢自己的时针,慢些,再慢些,生命尽可能在个人感觉上长久。这首诗简短,文字简练,却蕴含深意,对词语的解构显示一个诗人深厚的诗化功底。

 

2009217日 洛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下一站
后一篇:家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