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余子愚点评大西北诗歌论坛五月精华诗歌

(2008-05-26 21:04:59)
标签:

原创诗评

中国洛阳

余子愚

文化

分类: 原创诗评

余子愚点评大西北诗歌论坛五月精华诗歌

 

◎高原之上

        北残

 

高原之上,我听见你颤栗的

声音,就像风漫过圣洁的天堂

又像那白云绰绰,荦荦大满

 

你是雪白的祥云,悠然山巅之上

草木、山川,一似你亢亮的歌声

瞬间回归,原始萧然

 

你把你淳朴而灿烂的笑容

定格在一个古老宗教庄严的神像

把一个民族的血液

凝固在你至高无上信仰的地方

 

饮一碗青稞酒吧

去潇洒一路长歌

在牦牛的背上告别一段书写的历史

到天路上洒一腔奔腾的血液

 

五色经幡,漫山遍野

四季风过,希望不再是你

自始至终数以千年的沉默

 

2008-5-11

 

余子愚点评:

 

        高原,西藏,拉萨,这些亘古常新的词语和地点,寄托了诗人北残的诗意。高原之上,颤栗的声音,歌声或者颂经声,风,漫过圣洁的天堂,宗教的圣地,安静祥和的人民,一切在高原上飘荡的白云,“雪白的祥云,悠然山巅之上”,回归原始,回归自然。“淳朴而灿烂的笑容”,“定格在一个古老庄严的神像”,一个民族的血液,凝固在至高无上信仰的地方,写出了藏民族的民族特点,有信仰的民族是值得尊敬的,有信仰就有所敬畏,有所敬畏就有所怜悯和善良。“饮一碗青稞酒”,去一路潇洒长歌,在牦牛的背上告别一段书写的历史,到天路上洒一腔奔腾的血液。本诗的特点在于写出了西藏的特色,写出了具有高原特色的诗意。诗歌的最后诗人北残写出了自己对西藏的期待:“希望不再是你自始至终数以千年的沉默”,高原的未来将是属于胜利和快乐的歌声的。西藏的和平发展是我们所共同期望的。

 

2008514

 

◎竹背篓

习修鹏



父亲放在墙角的竹背篓

漏下过许多

粗糙的季节

却怎么也漏不下

那些 抢收的农活



年迈的父亲不知道

破旧的竹背篓

怎样 才能将黑夜背进白昼

父亲更不知道自己一挥手

就能将大山 劈开一道伤口



稻田旁的竹背篓

一个面包将就着一罐稀饭

挥挥袖子 也抹不去

那些攀延到嘴角的青菜

一声声吆喝 一背背苍凉

摊开沟壑纵横的双手

犹如 摊开

些许脱落的农民细节

 

余子愚点评:

 

    竹背篓是属于父亲的,父亲是农民,竹背篓漏下季节,却漏不下抢收的农活,写出了父亲的勤劳。诗的第二节将年迈的父亲和破旧的竹背篓进行对比,破旧的竹背篓在父亲身上,将黑夜背进白昼,父亲挥手将大山劈开一道伤口,表现了父亲的开拓和辛劳。

诗的第三节将竹背篓从墙角转移到稻田旁,这里有一个小小的缺陷,出现了“面包”这个词,对全诗的内容有所破坏,或者是诗人习修鹏有意为之,但是我觉得面包出现在这里,而且是和一罐稀饭相对应,不太妥当。

    最为形象化的句子“挥挥袖子 也抹不去/那些攀延到嘴角的青菜”,很生动,青菜这个词使我眼前一亮,这里很生动地写出了父亲的劳作场景。“一声声吆喝一背背苍凉/摊开沟壑纵横的双手/犹如 摊开/些许脱落的农民细节”,那些吆喝声,那种苍凉的背影,那双沟壑纵横的大手,那些农民特有的细节,很细致地写出了农民父亲的形象。我的父亲也是农民,虽然他还没有进入衰老的年龄,但是作为农民的儿子而言,看到熟悉的场景总是让人感动的。

 

2008年5月14日

 

◎梅和她的村庄

         大南山隐士

 

梅是花蕊

村庄是花瓣

 

梅被第一个男人占有的时候

柔弱的花瓣阻挡不了他

 

梅跟外乡男人走了

栅栏一样的花瓣拦不住她

 

梅像蒲公英飘回乡

蝴蝶一样的花瓣夹道相迎

 

梅化为一堆黄土

环绕的群山是花瓣

 

余子愚点评:

 

    我不是一个大男子主义者,但是我认为女人的一生有很大的随意性。读了大南山隐士的《梅和她的村庄》,我更加深了这种想法。梅是一个女人,刚开始“梅是花蕊/村庄是花瓣”,在梅的幼年期和少年期,村庄护着梅的成长;但是随着梅的长大成人,“梅被第一个男人占有的时候/柔弱的花瓣阻挡不了他”,村庄却无力阻挡一个人成家的步伐;梅嫁人了,却不能安定生活,她跟着外乡男人走了,“栅栏一样的花瓣拦不住她”,村庄不能阻止村人对它的远离;梅应该是在老年时飘回故乡,村庄依旧无言,依旧热情,“蝴蝶一样的花瓣夹道相迎”;梅终于老去,最终离开村庄,归于群山,化为一堆黄土,环绕她的花瓣换成了群山。

一个女人的一生和她的村庄,究竟是怎样的关系?这首诗似乎给了我们一个答案。

 

2008514

 

◎状态

    石雨祥

 

我要说的还没有开口

你把话筒就接过去

我坐着的高度怎么也

无法攀越一堵世俗的墙

写着前进

刻着拍牛皮的油光嘴脸

 

我退出那个空间的位置

认为适合更多的人就坐

窗外的雨像点燃的鞭炮

不知道何时才是个休停

 

灯光很昏暗 迷离

房子就快窒息

背影消失在门里的那一刻

我忽然看见了

一束光

很亮 很强烈

 

余子愚点评:

 

    世俗生活下的反思和描述。石雨祥的这首诗歌《状态》在我看来就是写出了一种生活,他说“我要说的还没有开口/你把话筒就接过去”,“我坐着的高度怎么也/无法攀越一堵世俗的墙”,这些诗句都是一种现实的描摹,还包含着诗人的思考。“写着前进/刻着拍牛皮的油光嘴脸”,把一种憎恶表达出来。

    “我退出那个空间的位置/认为适合更多的人就坐”,是一种自我反省,人在现实面前是微不足道的,是渺小的,有句话说“离了你地球照样转”,虽然恶毒了一些,但是也是一种真实的情况。随着这种内省,诗人从自身想到了外部的环境,“窗外的雨像点燃的鞭炮/不知道何时才是个休停”,对于自然的万物,我们又能够了解多少,控制多少呢?这是遗憾,也是无奈。

    昏暗的灯光,迷离,窒息的房子,其实是人的感觉上的窒息。背影消失的刹那,“我忽然看见了/一束光/很亮 很强烈”,这是一种失去时的珍惜,或者是回光返照?不得而知,但是诗歌整体上的完整,表达内心的思考,已经足够。

 

2008514

 

◎如此岁月

          刘星源

 

这世界也许是孤独的

 

当枯老的荒草还

想起春风的时候

荒原是沉默的吗?

 

春风说

我早已忘记了

你是众草之中的哪一棵

 

其实那时

春风一吹

众草就醉了

岁月就老了

 

余子愚点评:

 

    岁月不老,草木易枯。这是最无奈的感受。这世界也许是孤独的,我们内心的孤独就是世界的孤独,我们的沉默就是荒原的沉默。枯老的荒草想起春风,正如我们孤独的时候想起朋友想起知己。春风说,我早已忘记你是众草之中哪一棵,其实这是一种不由自主的遗忘,有些时候人的记忆是无原由的淡忘,直至消失,很多时间忘记一个人,或者一种事物是自然的现象。“其实那时/春风一吹/众草就醉了/岁月就老了”,有些说教的意味,其实说明的成分更多。春风到来的时候,又是一岁枯荣,草木一秋,人生一世,岁月怎能不老?整首诗写出了自然和人内心的一种相互感应和影响。

 

2008514

 

◎不是村庄本身的过错

             啸翃

 

三面环水

不是村庄本身的过错

每天每夜

都有浩浩荡荡的流韵

像一群草原上的千里马

踏秋而歌

驰骋而过

 

独语的乡间小路

伸向感人至深的轻愁

目光刺穿了遥望和思索

躯体和心灵不断地飙升

黑暗在不断地陷落

 

四季的长风

环绕着土生土长的粮食和爱情

把它们吹拂成不老的传说

 

三面环水

不是村庄本身的过错

让人为之一震的无花果

一茎心思在明暗交错的边缘

湖水闪烁

看起来深情似火

 

余子愚点评:

 

    村庄有过错吗?自然的构成以及祖辈们刻意的经营,三面环水的村庄是我们生长的地方,我们没有理由去责怪它。“每天每夜/都有浩浩荡荡的流韵/像一群草原上的千里马/踏秋而歌/驰骋而过”,这流韵,是湖水?或者是夜风?踏秋而歌,驰骋而过,很是豪迈壮观。

乡间小路的蜿蜒,伸向感人至深的轻愁,诗人的目光,躯体和心灵在思绪中遥望,思索和飙升,而黑暗在不断陷落。“四季的长风,环绕土生土长的爱情,把它们吹拂成不老的传说”,这几句很流畅,把村庄的悠久岁月表达的很到位。

    最后一节继续咏叹三面环水的村庄,“湖水闪烁/看起来深情似火”,将水和火两种对立的东西糅合在一起,造成一种冲突和震撼,意味深长。

 

2008年5月14日

 

◎灾难

 ------为四川大地震急就

       以梦为马

 

那个属于风、属于冰雪的季节

那些曾经让我痛过、流泪过的人们

记忆犹新。这本该是个属于鲜花绿叶的季节

先知们在麦子拔节的田垄边一手导演的阴谋

从万米深的地核,在南中国的大地上瞬间爆发

 

大地颤抖,尖叫由远及近

虽远隔万里,我还是看见

黑暗的夜里,月亮和星星被抛弃

在遥远之外。明净的山峰肆虐成怪兽

善良的人们被冰冷浇灌

 

我从此相信轮回、相信宿命、相信祈祷

亿万万年前拯救过无数子民的先知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我丝毫不怀疑双手的力量、甚至坚定地认为

胜利属于人类!可最后的终结者到底是谁?

 

余子愚点评:

 

    地震来了,让我们铭记这个令人悲痛的时间:200851214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7.8级地震。

    地震带来的后果:汶川、北川等地受灾严重,目前已造成1万多人死亡,其中死难者中有很多学生。地震震感波及全国10多个省份。

    以梦为马的这首诗能够表达出一种心痛,一种慰问,一种期盼,而且不失去诗歌的内涵,并不是简单的呼喊,这对于合时事而作的诗歌来说已经足够。

 

200851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