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古诗与中国新诗的关系

(2007-04-11 10:35:25)
标签:

诗学笔记

余子愚

分类: 诗学笔记
之所以有这么一个题目,是为了界定两个概念:中国古诗、中国新诗。这篇文字的出现缘起于在新启蒙QQ群里看到西马兄和少慧姐姐的聊天,西马说他想写一篇文章来探讨中国新诗起源与中国古诗的关系。我还没有看到西马的这篇文章,现在我手头上恰好就有一本朱光潜先生写的《诗论》和一本《中国分体文学史》(诗歌卷)。一本是揭示诗歌的起源以及中外诗歌的异同;另一本是专门介绍中国古诗的发展。现在我就结合这两本书以及我自己的一些思考来写一篇简短的文字,请教于各位。
 
诗、乐、舞同源之说我比较赞同,诗有音乐美、节奏美,正如跳舞的人都清楚舞蹈要有节奏,而且大多舞蹈都伴有音乐和歌曲。其实诗歌可以划分为“诗”和“歌”,在遥远的古代“诗”与“歌”不很分明,《诗经》中就记载了伐木工人的歌子,这也是诗的起源之一。随着诗的发展,纯诗逐步从古诗中脱离音乐而独立存在。西方的新诗大多是分行的,而中国的诗歌自《诗经》开始,直至明清民国,大都是规整的诗体,比如五言、七言等。
 
中国古诗的起源与中国新诗的起源这两个问题已经无须赘言,中国古诗起源于西周初年,大多是一些歌谣;而中国新诗则起源于胡适先生1917年从白话文运动发展而出的分行写作,这一观点基本可以立足。在中国古诗与中国新诗的关系问题上,自从中国新诗引入以来,一直颇有争议,一种观点认为二者是对立与排斥的关系,中国古诗是中国新诗的反方向;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新诗源自于中国古诗,中国新诗以中国古诗为母体而存在;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古诗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自周初而至今日,依旧生机勃勃,而中国新诗则濒临死亡。
 
我认为,中国古诗与中国新诗从本源上而言是同质的,即诗、乐、舞同源。而从其产生发展到今日,二者又具有相互独立而非对立非排斥的关系。对于中国古诗和中国新诗而言,中国古诗源远流长,具有在文法、诗体、题材、节奏等方面的丰富经验和诗论;而中国新诗成长90年来,还是不够成熟、不够完善。一则是由于胡适等人在新诗初长时期诗歌理论以及诗体建设不足,导致中国新诗发育不良;二则是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中国人尚含蓄,西方人尚开放,所以在引入西方经典诗歌的同时应注意二者诗歌抒情上的差异性。在这两个问题上,我们应该丰富中国新诗的理论,大胆开创中国新诗的诗体,更要把西方诗歌中开放的抒情“含蓄化”,做到“拿来主义”,“师夷长技以利己”。
 
总之,中国新诗在对待中国古诗的态度上,应该注意二者在诗意上是相通的,中国新诗应从古诗中汲取营养,承继和发展古诗中优秀的因素。新诗的写作最终是寻找诗意的过程,而诗意不仅存在于生活中还存在于记忆以及中国古诗之中。所以中国古诗与中国新诗的关系应该是相互影响、相互推进的,而不能片面地认为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
 
2007年4月10日 夜于洛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