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斯坦因的说辞

(2016-02-01 11:14:52)
标签:

文化

历史

分类: 看女人

                                  斯坦因的说辞

斯坦因的说辞

             沈东子

 

 

客居巴黎的美国女作家斯坦因(Gertrude Stein18741946),被喻为沙龙夫人,像菲兹杰拉德、海明威、安德森这样的美国文青,只要前往巴黎,都会上她那儿报个到,另外像毕加索、马蒂斯、杜尚、夏加尔等前卫画家,也喜欢去她那儿凑热闹。虽然身边才俊无数,但斯坦因对他们只有文学指导,并无情感寄托,因为她是同性恋,恋人叫托克拉丝,是个旧金山人。托克拉丝比斯坦因小三岁,学音乐出身,喜欢先锋艺术,大地震的第二年来到巴黎,与斯坦因一见如故,遂成至交,进而成为终身伴侣。

 

托克拉丝低调而内向,曾有人这样描述她,她像个佝腰的小妇人,并不坐在椅子上,而是缩在椅子里,并不注视你,只是审视你,总有一只脚踩在门外,如同被邀请参加婚礼,却不坐上餐桌。1940年巴黎沦陷,文化人纷纷逃离,但斯坦因和托克拉丝没有离开。她们也想过离开,因为在德国人看来,她们一是犹太人,二是同性恋,二者都是绝对不能容忍的,一旦被拿获,肯定要送集中营。那么她们为什么没离开呢?

 

斯坦因在回忆录中写道,逃亡的路途一定很艰苦,而我又挑食,这座别墅非常舒适,有两个佣人,还有一座花园,花园里有小树林,想到要撇弃这样的环境去流亡,真的下不了决心。看到斯坦因的这段话,我联想起抗战期间,丰子恺先生携全家十几口人,舍弃刚盖好不久的缘缘堂,沿湘赣线一路逃难到广西,期间吃尽苦头,更加明白对于一个艺术家而言,出走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何况还要担上一家人的性命。

 

照斯坦因的说法,她跟托克拉丝只是出于害怕艰苦,才未逃离巴黎,但事实并非如此,还有另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她没有说,或者不好意思说。她们认识一个叫法耶的法国人。这人是个历史学家,跟维希政府合作,负责反犹宣传,专门对付犹太人,但不知何故,对斯坦因和托克拉丝很有好感,不仅没出卖她俩,还予以庇护。人性就是这么复杂。在法耶的关照下,两人在德军占领期间一直平静无事,未受骚扰,有酒有面包,冬天还有煤,比许多巴黎人都过得好。法耶对她俩不仅在生活上提供帮助,还时时留意保护她们的艺术藏品,以免被盖世太保搜走。

 

战争结束后,法耶因通敌罪被起诉,斯坦因和托克拉丝写信为他求情,但他还是被判处终生劳役,法庭认定他的反犹宣传导致数千人被捕,其中很多人死于集中营。判决后,两人去看望他,给他带去食物,那时战争结束不久,食物是很珍贵的东西。1951年,法耶患病要做手术,托克拉丝得悉消息,为了筹集手术费用,把几幅毕加索的画作拿出去卖了,结果法耶在监外就医期间逃走,在瑞士的一个小山村躲藏好几年。斯坦因和托克拉丝的行为,是勾结敌人呢还是回归人性?后人众说纷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