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汉的对峙
(2013-07-19 14:45:23)
标签:
钱德勒文化 |
分类: 看名人 |
硬汉的对峙
当代美国文学有硬汉派小说之说,所谓硬汉也即冷面(hard boiled),指的是外表冷酷但内心富有正义感的男性形象,这种形象在女性读者中广受欢迎。硬汉派小说的代表作家有哈米特、布洛克、斯皮兰等人,最有名的小说当数哈米特的《马耳他之鹰》。雷蒙德·钱德勒(R. Chandler,1888—1959)也是当中的佼佼者,钱德勒出道较晚,先是去当兵,退役后才开始写作,已经40多岁了,出名前生活很拮据,不得不为好莱坞改编剧本。小说家最想做的是写小说,写剧本通常是无奈,好端端放着小说家不当,谁愿去当编剧呢。
改写剧本究竟有多恼火,我们来看钱德勒。钱德勒写到50出头了,事业还没出头,还是个二流作家,一次他认识了大导演希区柯克。希区柯克一见他,就塞给他一部侦探小说,要他改编成剧本,说是马上要拍电影。之前希氏已把这小说给好几个人看过,包括哈米特,大家都认为小说很烂,不愿意接手。钱德勒也瞧不起这小说,他虽然姓钱,可兜里缺钱,娶了个大自己18岁的太太,负担挺重的。为了钱他决定接下这单活。希氏见他爽快答应,也很欣慰,马上爽快预支稿费。两个男人握手言笑,如同进入蜜月期。
可是好景不长,分歧很快出现了。希区柯克是什么人,我们如今都略知一二,他花了钱,当然要实现自己的意志。钱德勒回忆说,那个啤酒肚男人一肚子鬼主意,忽儿要求你这里加个爱情场面,忽儿又要在那里出现个女人,而钱德勒喜欢叙述纯爷们的故事,对希氏的趣味很不以为然。要知道硬汉派小说的特征之一,就是视女人为累赘,除非万不得已,一般都不让女人出场。一次两人终于争吵起来,希区柯克质问:为什么不可以这样改?钱德勒回答:你既然这么懂行,何必叫我来?两个男人互不相让,最终不欢而散。
几个月过去了,谁也不理谁。终于到了九月,也就是交稿的日子,希区柯克来了。钱德勒站在窗户前,对女秘书说,瞧那家伙下车的样子,就是一胖无赖。女秘书赶紧嘘他,小声点,人家会听见的。钱耸耸肩说,听见就听见,无所谓。希氏走进客厅,找把椅子坐下,大家都以为他会大发雷霆,可他一言不发,倒是钱德勒耐不住,发了一通牢骚。希氏坐了一会儿,随后起身走回汽车,连头都没回。很显然,希是想给钱一个挽回的机会,可钱并不买账。汽车扬长而去,希对身边人说:这人过气了。
钱德勒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把改写的剧本写完了,就当什么也没发生,月底前用快递寄给了希区柯克。希氏看都没看,直接扔进字纸篓。他已经另外找了个女作家,来改写这部倒霉的小说,或许女作家听话些吧。在这件事情上,钱德勒无疑是条硬汉,不过希区柯克虽然胖,也挺硬的。此后两人形同陌路,再也没有见过面。补充一句,钱太太死于1954年,次年钱德勒自杀未遂,五年后死于酗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