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斯德哥尔摩的文学盛宴

(2005-11-10 11:50:07)
分类: 看 书
 

  斯德哥尔摩的文学盛宴

                                      沈东子 

    十几个瑞典老头,每年秋天关在斯德哥尔摩皇家学院的密室里,围坐在一张长形的会议桌旁,先是交头接耳,继而秘密投票,决定谁是当今世界最伟大的作家。要是这只是他们的个人爱好,热闹一阵也就罢了,可是他们是以诺贝尔的名义宣布这项决定的,尽管诺贝尔本人是化学家,不是文学家,可是这项决定总是牵动许多人的心,使世界文坛为之喧哗,为之骚动,每年都要喧哗或骚动一次。

二十世纪前三十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是以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原则为评选准绳的,对文学创新,尤其是表现形式、表现技巧的创新极为抵触,把现代文学的开创者勃兰兑斯、易卜生、普鲁斯特、布勒东等人挡在了门外,卡夫卡、康拉德、乔伊斯则从未获得过提名。可以列入这份名单里的,还有里尔克、劳伦斯、茨威格、博尔赫斯和洛尔迦等人。

2005年的文学奖授予了英国剧作家品特。品特在当今世界文坛名气不算大,呼声比他高的作家大有人在,比如加拿大“小说女王”阿特伍德、尼日利亚黑人作家阿契贝、美国作家罗斯、秘鲁作家略萨等,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和美国女作家欧茨更是众望所归,久负盛誉,可是奖项毕竟一年只有一个,他们还得继续等待下去。

未获奖的作家,或者也可以称作诺贝尔盛宴的缺席者,从来也不会因为未获奖而中止自己的创作,停止对文学的探索,倒是诺贝尔文学奖本身,因为忽略或者排斥了这些二十世纪的文学大师,其独立性、公正性、文学视野和鉴赏力,不断受到广泛质疑。真正的文学不因获奖而辉煌,也不因不获奖而黯淡。文学的花朵时时都在地球的各个角落绽放,斯德哥尔摩那张长形会议桌的存在也许是必要的,但它不是也不可能是世界文学的中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