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国平人文讲演录》自序和目录

(2006-08-13 21:08:01)
分类: 人文讲演录

                      《周国平人文讲演录》自序和目录
 
                                  自序
 
    在演讲这件事上,我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是这块料。善演讲的人有三个特点,而我都缺乏。一是记忆力,名言佳例能够信手拈来,脱口而出,而我连自己写的东西也记不住。二是自信心,觉得自己是个人物,老生常谈也能说得绘声绘色,而我却连深思熟虑过的东西说起来也没有信心。三是表演欲,一面对观众就来情绪,而我却一上台就心慌。所以,每接到这类邀请,我的第一反应是推辞,万一心软接受了,灾难便从此开始,直到讲演之日没有一天心安。从实践看,我的讲演也基本上是一个失败的历史,经常是怀着对自己沮丧和对听众歉疚的心情走下讲台的。
    我的讲演也有似乎成功的时候,不过那要感谢听众,他们的情绪实在太好,把我的情绪也调动起来了,使我仿佛变了一个人,竟然也能口若悬河了。这是一种美好的体验,台下数百上千个座位座无虚席,所有的空间站满了人,重重叠叠的年轻的脸都洋溢着笑容,亮晶晶的眼睛热情地注视着你,听到会心处,大笑、鼓掌、跺脚。你知道孩子们喜欢你,随时会给你友好的回应,于是你的心的闸门打开了,那些最想讲的话源源不断地涌流出来,台上台下仿佛形成了一个共同的磁场。这种情景多半出现在大学校园里,青年学子对精神营养的渴求令人感动,好些学生怕没有座位,提前几个小时来到会场,会场挤得水泄不通,不得不开放第二会场,都是经常有的事情。到大学讲演,我才知道我有这么多可爱的年轻读者,这对于我的写作是多么有力的激励。
    近些年来,除了学校,我还在另外一些场合做讲演,其中有面向社会公众的讲座,有企业或企业家论坛,也有党政机关论坛和培训班。如果是开放的讲座,台下有许多我的读者,面对面的交流也常有热烈的时候。如果是面向某一界的讲座,就更需要平静的交流,内容必须有针对性。我所讲的无非是一些哲学道理,为了使不同领域的听众对我讲的东西感兴趣,我就必须了解相关领域的情况,寻找两者的结合点。事实上,正是做这些讲座的需要,推动了我更多地关注和思考现实问题,这对于我自己来说未尝不是一个收获。
    话说回来,虽然有快乐,有收获,我仍认为自己不是一块做讲演的料。我的本能告诉我,坐在家里静静地读书和写作,这是我最舒服的状态。读者的反馈也告诉我,普遍的感觉是读我的书比听我的讲演舒服。既然如此,我想我还是应该多写少说,这样自己舒服,别人也舒服。最合理的次序是,读书和思考第一,写作第二,讲演第三,把读和思的精华写到书里,把书里的精华讲给人听,岂不皆大欢喜。
    那么,为什么我还要出版这个讲演集呢?正因为不擅讲演,我对每次讲座就特别认真,不敢敷衍,花了许多工夫备课,自己觉得内容还是比较充实的,听众一般也这样认为。所以,不妨把它们整理出来,可以对我的文字作品形成补充和参照,同时也让那些没有听我讲演的读者看一看我的另一种状态。不过,倘若不是上海文艺出版社来向我约这部稿子,我还想不到要做这件事。本以为这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旦着手做,才知道大不然。最大的麻烦是各次讲演的内容会有交叉,在做讲演的当时,由于是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听众,这不成为问题,可是汇集在同一本书里,就重复得让人讨厌了。怎样一方面尽量减少重复,另一方面尽量保持各篇的连贯性,我与这个难题展开了凶多吉少的搏斗。还有一个困难是,每次讲演我只有一个备课提纲,讲完就算了,其中有一些,主办方事后把录音稿或速记稿发给了我,许多没有发的,我就只好根据备课提纲和记忆整理,等于是重写讲稿,实在是吃力不讨好的活。我在这里要向给我录音稿或速记稿的主办方表示感谢,同时希望今后邀请我的单位照此办理。
    好了,这部稿子就这样交给出版社了,就这样走到读者中间去了。我说什么都已经没有用,那么就让我听你们说吧。
                                             周国平
                                             2006年7月25日
 
目录

第一辑  谈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
人身上最宝贵的三样东西
尊重生命
人文精神和医生的人文素质
在凤凰卫视讲人文精神
 
第二辑  谈教育和文化
 
人文精神与教育
居住文化的哲学解读
中国人缺少什么
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对尼采和欧洲哲学的接受
与中学生谈写作
 
第三辑  谈人生
 
人生的哲学难题
信仰和人生的意义
现代人的幸福观和财富观
哲学与人生
 
第四辑  谈哲学
 
哲学是永远的追问
哲学与精神生活
哲学的精神
尼采的哲学贡献
尼采伟大在哪里
与企业家谈哲学
哲学的世界与企业家的世界
 
第五辑  性爱四讲
 
第一讲  谈爱情
第二讲  谈婚姻
第三讲  谈女性
第四讲  谈孩子
 
第六辑  言论和访谈
 
中国没有真正的尼采研究
要有追求但不要强求
无止境的浪漫也会产生审美疲劳
哲学是弃妇又是梦中情人
父爱是永恒的
摇滚在中国从来没有兴旺过
在我的写作之国中,我是不容置疑的王
谈教育片断
没有什么我不能面对
重要的是对自己的经历的态度
第一要看做事情的质量
我不是一个光有灵魂的哲人
女人为什么不宜搞哲学
真正有灵魂生活的知识分子太少了
做一个有灵魂的人
大家都“小资”,我就不“小资”了吧
敬畏自然,保卫黄河
农民的权利和黄河的权利
哲学家看航天
快乐工作的能力
孤独比交往更重要
忘记玄奘是可耻的
 
《周国平人文讲演录》,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