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千年古城墙奠基的南昌船山路(二)--梅亦平

(2020-04-28 18:29:19)
分类: 亲吻南昌

 

 打赢了大头,我有些飘飘然。一天看到“老马迂子”经过我们这条街时,竟然不自量在他后脑勺上摸了一把,还没等他反应过来,我就一溜烟的跑了。站在十几米外对他喊“老马迂子,迂的不自在!”此时老马像激怒了的猛虎飞快的对我冲来。我转身就逃。从船山路窜进荣华家,从荣华家的下湾街正门窜出,又窜进下湾街15号,从15号船山路的后门窜出,最后窜进我家18号的后门终于被老马逮住。邻居大人们看到我被老马卡住后脖,纷纷呵斥老马不能乘大人不在家欺负小孩。老马掂量,估计打不过我们18号男男女女这七八个邻居,只好怏怏的走了。老马是附近南昌卷烟厂的技术人员,因为读多了书,有些呆头脑神经质。被人称为老马迂子(南昌人称言行,见解陈旧不合时宜者为迂子)。渐渐的“老马迂子”成为我们这一带书呆子或不近人情者的代名词。常听大人们说“迂头刮脑,和老马迂子一样”。“读多了书读迂了”等等。很多年后,我再次遇上老马,感觉已经高过个头了,但他的声音还很宏亮,只是秃顶从脑门一直延伸到了后脑勺。我恭恭敬敬的叫他“师”,他想不起我了,我淡然一笑,说我曾住在烟厂附近,从小就认识他。

    那时邻居们共用厨房,共用堂屋。有好吃的邻居们共同分享,有家庭纠纷邻居们一起上前调解。真像一家人。

   那时的船山路和乡村公路差不多。小石块的路基铺上黄泥,黄泥上再铺层砂子。环卫工人天亮前会将车辆压到路边的砂子扫到路中间。

   有一次我在马路上抓了把砂子朝天上扔。一个中年路人过来一巴掌将我打倒。行人围住那人,纷纷指责,要将他送派出所。母亲闻声赶来,听我说没摔痛。指责了那人一番就让他走了。那时感觉做小孩真好,每次闯祸都有大人帮。    

   童年,船山路的汽车不多,有些汽车驾驶室旁边还有一个铁罐,像放大了几倍的煤气罐,据说那年月缺乏汽油,汽车的动力就是铁罐里烧的木炭。有时,我和小哥哥坐在船山路和孺子路的十字路口猜往来汽车的行驶方向。小哥说这车会转弯就真转弯。后来我才知道,驾驶室的挡风玻璃上有红绿两色箭头,箭头朝上车子直行,箭头朝左车子左转朝右车子右转。六十年代后期汽车有了转向灯,就再也没看过箭头标识了。

  船山路打师熊长佑住的那栋屋与另一栋屋衔接处有个凹进去的地方,有人借这三面墙壁搭了个窝棚。窝棚里住着位没有巴掌的老叟和满脸长满葡萄般大肉瘤的老媪。他们靠捡破烂为生。

  文革中,这窝棚旁边的墙上贴满了大字报,原来老叟是国民党兵,巴掌是在战场上炸飞的。不久老叟死在窝棚里。我在围观时,听到亲友劝老媪,称死者活过了花甲,寿命到了,不要难过。我家小巷对面,是船山路的一排老屋,老屋临街是一块块厚木板门面,白天拆门板便于老屋采光,晚上将门板装到一尺多高的门槛上,安全,温馨。文革中红卫兵来马路对面抄家,我们才知道那家居然住的是地主婆。我看了会就回家了。邻居三子,扁扁玉比我晚回家,他们说,我走后,那地主婆看围观的人还有不少,竟脱了裤子,说让大家看个够。

  我们18号的邻居也在运动中分化。大毛小毛这对双胞胎女孩也被抄家,她们守寡的母亲是地主婆。胖子黄金福是造反派,梅香是保守派。从此大人的政治成份和挂牌子受批斗的经历都成为我们小孩吵架的攻击武器。

  那时,流行看样板戏,唱样板戏,学样板戏。童年伙伴周作贵在朗读阿庆嫂的唱腔“开茶馆,盼兴旺”时,读成了“开茶馆,卖茶叶”,从而获得了“卖茶叶”的绰号。还有同学在演《智取威虎山》座山雕时台词“怎么又黄了?”杨子荣答“防冷涂的腊”!座山雕忘了后面的台词,只好重复台词“怎么又黄了?”杨子荣急中生智答“又涂了一层腊”!这些轶事至今让人忍俊不禁。


     梅亦平写于2020年4月3号


【转载】千年古城墙奠基的南昌船山路(二)--梅亦平                 图一,那个年代的批斗

【转载】千年古城墙奠基的南昌船山路(二)--梅亦平                   图二,那个年代的批斗

【转载】千年古城墙奠基的南昌船山路(二)--梅亦平                   图三,那个年代的批斗

【转载】千年古城墙奠基的南昌船山路(二)--梅亦平                  图四,那个年代的批斗

【转载】千年古城墙奠基的南昌船山路(二)--梅亦平                   图五,那个年代的批斗

【转载】千年古城墙奠基的南昌船山路(二)--梅亦平                 图六,那个年代的人

【转载】千年古城墙奠基的南昌船山路(二)--梅亦平                   七;那个年代的人
                  
【转载】千年古城墙奠基的南昌船山路(二)--梅亦平                 图八;样板戏《沙家浜》

【转载】千年古城墙奠基的南昌船山路(二)--梅亦平                 图九(样板戏《智取威虎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