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看热播引争议的《甄嬛传》——病榻上的胡思乱想(一)

(2012-07-01 08:35:21)
标签:

甄嬛传

后宫

以恶制恶

小人

攀龙附凤

爱情

亲情

友情

善良

【原创】看热播引争议的《甄嬛传》——病榻上的胡思乱想(一)

 

 平时是舍不得花大把时间去看电视连续剧的。觉得中国的电视剧实在是拍得不怎么的。情节简单,语言平乏。不是国人没那个水平而是许多东西受限制太多。

 这次因打球骨折受伤于关键部位,卧于病榻不能任意动弹,吃饭都是睡着进行。好在眼睛还能转动,正值电视剧《甄嬛传》在深圳热播(可能别的地方台也播了只是以前从不注意这些而已),又听说该剧遭到了某些媒体的诟病。便从网上搜索出来,躺在床上看,也好打发一日日漫长的时间,

《甄》剧共有76集,咋看吓一跳,不知这么长的剧目能不能有耐心看下去,看了以后发现丝毫没有嫌它长的感觉,不仅剧情跌宕起伏、一波三折,还总是给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非要勾着你往下看。如此恢宏的场面,如此多的历史知识和诗词典故(有人统计,全剧中出现的古诗词竟然多达60多首,——本人估计还不止。时间跨越则从诗经汉乐府到唐诗宋词元曲)还有对那些医理、药理知识的介绍、对大自然四季嬗递的精到设置以及对后宫礼仪的殷勤展示,都让我们心悦诚服。我想,这是一个怎样的作者呢?原以为有多大年纪,一查原来只是个80后的美女;原以为家里一定是书香门第或官宦的后代,却也只是生在一个普通家庭。就凭这一点,已让我震撼不已。听说该剧播出后引发了极大争议,这应该是好事。历史经验表明,凡是有争议的作品必然都是触动了某些既得利益集团的痛处,所以它也必然会在历史上留下它应有的位置。


争议的焦点主要是说该剧以“重口味”宣传了“以恶制恶”,我说,算了吧,收起你们那颗所谓仁慈的心。记得有位伟人说过,“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古语也说的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甄嬛以其十四、五岁的年龄进宫,不是因经常遭人算计,差点送了小命,她哪里懂得怎么去和别人争斗。是封建社会的那种专制、专横和宫闱中常年的勾心斗角让她学会了如何“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来保护自己。以恶制恶,首先是恶在先,华妃、皇后、余常在、安陵容、、祺贵人、,还有那个甘露寺的所谓静白师傅,这些都是要置她于死地的人,所以对这些人她毫不手软,和她们周旋以伺机反击,而且让其永世不得翻身。但她又不是得势不饶人,而是有勇有谋。真的是值得那些逆来顺受的人好好借鉴。虽说是以恶制恶,但剧情却是遵循了因果报应的主流价值观,让恶人得到应有的惩罚,我们只会直呼过瘾,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后宫要祥和,只有力量平衡了才能做到,如果一任“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其结果必然是奸逆横行,忠良遭陷。后宫如此,社会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当然,那些害人者,同时也是被害者。华妃,是整个后宫里最爱皇上的一个,正因为她爱皇上,怕失去皇上,才想出了那么多损招。但皇上并不爱她,而仅仅是因为她是年羹尧的妹妹宠着罢了。不仅不爱她,还处处防着她。在她有了第一次身孕以后便让她小产,以后在皇后赐给她的(当然也是皇上的意思),她也因此很得瑟的“欢宜香”中也被偷偷放进了麝香,让她永无子嗣。皇后,戕害嫔妃,残害皇嗣,深谋老道,也是因为失宠造成亲生孩子夭折后,因爱生妒,害死了皇帝的最爱——纯元皇后,最后引来杀身之祸。《甄》剧似乎在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在一个不唯贤是举、而讲究血统、出身、任人唯亲的专制下,必然会导引人们攀龙附凤,造成整个社会人性的扭曲,从而导致这个王朝的最后覆灭。

 说到害人者,该剧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这就是安陵容。她曾是甄嬛、沈眉庄的好姐妹,却不想后来做起坏事来比甄嬛的宿敌还要来得阴险、狠毒。这是典型的可怜又可嫌的小人。这样的人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最难防却又无处不在。原本人和人的关系就是错综复杂,对谁好并不取决于这个人是否对自己好,而是取决于这个人对自己是有威胁还是有威慑,有威胁的人不管是否曾对自己好坏,都必欲除去为后快,有威慑的便是自己要依附的,即使这个人再对自己不好,甚至明知瞧不起自己,也会想尽设法去奉承、攀附,这就是小人。安陵容的下场也是绝大多数小人应有的下场。

《甄》剧在展现后宫纷纭繁复、盘根错节的争风吃醋斗争的同时也给我们展现了人性中美好的一面。甄嬛和王爷的两情相悦、和皇上作为夫妻一面的情感、和手足的亲情、和惠嫔的友情都让人感到温馨,这些都让我们觉得善良永远是引导人们向上的力量。

电视剧看完后,又将作者流潋紫的同名小说《后宫——甄嬛传》下载到手机里,每天睡在床上享受着作者用精心编织的文字给我带来的饕餮精神大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