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爸爸以棍棒式教育为傲 20年打出三个北大孩子

(2011-10-27 09:31:13)
标签:

杂谈

 

http://photocdn.sohu.com/20111026/Img323477604.jpg20年打出三个北大孩子" />
在狼爸萧百佑的棍棒教育下,萧家创造了“一门三北大”的奇迹。(制图/吴猛)

  虎妈之后又现狼爸,家长是“主”,孩子是“民”

  20年用棍棒打出三个北大生

  今年初,一曲“虎妈战歌”引发了读者对中国教育方式的讨论。不久前,一本《所以,北大兄妹》的问世,也使得同样崇尚彪悍教育方式的“中国狼爸”被大家所关注。之所以被称为“狼爸”,显而易见有些凶狠,比如让孩子们从小背《三字经》、《弟子规》,背不上来就要揍人。但对自己的这种教育方式,“狼爸”萧百佑却认为,这不是无情,而是大爱。在他的概念中,“‘打’是一种威严、一种法度、一种文化”,就这样,他的四个儿女(他太太是海外身份,可以生育多个孩子),有三个孩子萧尧、萧君、萧箫被“打”进了北大,而最小的孩子萧冰也正在向中央音乐学院奋进。

  狼爸诞生

  创造“一门三北大”的奇迹

  狼爸萧百佑曾就读于暨南大学国际金融系,曾在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任职,该公司关闭后,他开始下海创业,三十年来,在金融、地产领域成绩斐然。但最让他骄傲的不是自己在事业上取得的成绩,而是在对孩子的教育上。他的四个孩子非但品学兼优、才艺双佳,琴棋书画各有所长,而且知书达理、谦和恭让。最让狼爸感到欣慰的是,儿子萧尧、女儿萧君曾同时考上北大,创造了北大历史上的第一次。今年,老三萧箫也被北大录取,创造了“一门三北大”的奇迹。

  狼爸将中国传统教育方式结合自己的理解,创造出一套别具一格的“萧氏教育理论”。他在倡导“快乐教育”的今天,常备藤条和鸡毛掸子,用最传统的方法来教育孩子。他始终相信,在中国长大,在中国发展的孩子必须用传统的教育方式进行教育。

  1964年,萧百佑出生于广州的一个传统家庭。萧母没读过书,只认一条古训:不好好读书,打! 所以,从小学到中学,萧百佑都是在母亲的棍棒之下度过的。母亲的棍棒极为“骇人”:拿不到满分,差1分打10下;罚留堂,留1分钟打1下:迟归家,迟1分钟打1下;打架,不管对错都打20下;说谎,打到嘴巴出血为止……凡是被打的当天,不能吃晚饭;无论被打成什么样子,不许哭。而且,凡是挨打,要自己画好圈,主动递上棍子给母亲,被打时不能移位。

  在母亲的棍棒下,萧百佑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好学生、大孝子。高考时,他以广东省文科第8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了暨南大学。1987年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当时盛极一时的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他对母亲更是孝顺,母亲喜欢吃云吞面,他工作后便经常用工资给母亲买云吞面……当自己的孩子出生后,萧百佑便决心像母亲一样,用严苛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严苛家规

  说服妻子支持棍棒教育

  因为妻子黄天淑是香港人,萧百佑和妻子养育了4个孩子。崇尚国学传统的萧百佑,给四个孩子分别取名为:尧、君、箫、冰。在他们身上,寄托着萧百佑巨大的成才希望和教育梦想。

  1992年,3岁的长子萧尧刚刚懂事,萧百佑就把他送进幼儿园,并在家里准备“家教”用的藤条和鸡毛掸子。他认为,“三岁定八十”,孩子幼儿时期的性情习惯,决定了他此后的一生,而此时幼儿园的老师只能教他们游戏玩乐和一些基本知识,因此需要通过家教,对孩子进行严格引导,给他们定品格,定性情,定规范,定礼仪,定敬畏,定善恶,定美丑,定是非。

  萧百佑找来古时的启蒙书籍《三字经》,标注拼音,带着萧尧念。萧尧如果闹脾气,不用心背,萧百佑便拿起藤条抽打他的手心。黄天淑抢过丈夫的藤条,说,“他还这么小,怎么能这样打!”萧百佑却说:“就是因为他还小,才要好好管教!如果现在放任自流,最后我们只能打自己!”说完又逼着孩子继续背书。

  黄天淑说服不了丈夫,只好提出跟萧百佑“打赌”,让他用他的方式管教孩子一个月,如果有效,以后就无条件支持并且配合他;否则,萧百佑以后不能随便打孩子。萧百佑一听,立即信心满满地答应了。“打赌”开始时,萧尧背书时不努力、不认真、不断哭闹。每次挨打,他都故意大声地哭着去找妈妈。然而,黄天淑因为与丈夫有约在先,虽然心疼,也决不肯流露出来。后来,萧尧知道向妈妈求救起不了作用,只得认真念书。半个月之后,他背诵课文越来越流畅。

  黄天淑本是受传统文化熏陶出来的贤惠女子,见儿子如此长进,非常高兴,便同意了丈夫的教育方式。因为丈夫工作较忙,加上孩子小,她辞去了心爱的翻译工作,当起了全职家庭主妇。而萧百佑得到妻子的配合之后,开始大张旗鼓地执行他的“棍棒教育法”来。在狼爸看来,体罚不是传统家教的全部、更不是传统家教的目的,体罚是师长、尤其是家长的权利,是孩子的福祉。

  “萧式民主”:

  孩子是民,家长是主

  狼爸直言自己家是最民主的家庭,但这个“民主”和常人所理解的不同,“萧式民主”倡导的是孩子们是民,家长是主。在狼爸的家庭里,他就是皇帝,是天,只要他提出的要求,孩子们必须无条件服从、遵守。他无论在家还是在外工作,都会给孩子布置任务,随时监控孩子的行踪,而妻子则是他最大的督导师。每当他出差的时候,妻子便会随时电话联系汇报家里的一切状况,并依照他的指示对孩子进行教育。

  为防止孩子学坏,萧百佑对他们进行了“社交管制”。如果谁要去同学家串门,必须经过繁琐的申请审批程序,申请书上必须写明去哪个同学家,去他家做什么事,待多久,同学家长的姓名和电话号码,写完之后由他决定是否批准。

  为了培养孩子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萧百佑规定,不许喝可乐,不能吹空调,不能随便打开冰箱门。至于零用钱更是没有,因为不能私自购买任何东西。即使拿到压岁钱也得悉数上交,待到念大学时再由父母返还……这一切在旁人看来几乎不近人情的要求,却是狼爸最基本的“家规”。狼爸直言,他相信这些“家规”是别人家孩子无法做到的,正因为这些家规,孩子们虽然没有了自由,却有了丰富的学识。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他们也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反抗父亲:“什么都要听你的,太不民主了!”然而萧百佑振振有词,高举他的“萧式民主”大旗:“什么是民主?你们是民,我是主,这就是民主!” 据《贵阳晚报》《新快报》报道

  链接

  “狼爸”经典语录

  ●“我是被母亲打出来的,所以当我看到无数人狂热推崇西方散漫式教育而无情抨击中国传统教育方法时,我感到心痛,我想用自己的方式向大家证明点什么。 ”

  ●我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父母们:作为父母,是时候翻身做“皇帝”了。家中可以有“皇帝”,但这个“皇帝”绝对不能是孩子,而应该是父母,父母如果没有一定的威严,那又如何有能力去管教自己的孩子呢?

  ●是的,现在的独生子女们是太自由了,自由到可以当街打骂父母,可以为了零花钱与父母顶嘴翻脸,可以在学校里辱骂老师,可以年纪轻轻便谈恋爱甚至未婚先孕……饭菜父母做着,重物父母提着,钱父母给着,许多孩子进了大学,不会洗碗、不会洗衣服,连最基本的生活常识都没有,不能再让子女成为小皇帝,高高在上的孩子长不大。如果计划生育是一项不得不执行的基本国策,那么随之带来的一个不得不接受的结果,便是无数家庭中“小皇帝”、“小太阳”的诞生。

  ●“爸爸,看,这是我新画的牡丹,画得好吗?”“嗯,不错,应该可以卖到30块钱。”“爸爸,我今天弹了四小时琴,你要奖励我!”“好,看你乐在其中,奖励你再弹两小时。”据《南方日报》报道

 

“狼爸”棍棒式教育引发热议

http://epaper.yzdsb.com.cn/201110/31/yz1831_6.jpg20年打出三个北大孩子" TITLE="爸爸以棍棒式教育为傲 20年打出三个北大孩子" />

本报记者 郭鹏
    虎妈唱罢,狼爸登台。随着《所以,北大兄妹》一炮走红,“狼爸”萧百佑向亿万家长吹响了“狼爸战歌”,尽管萧家“一门三北大”让棍棒教育显得很有说服力,但就连萧家子女也坦承“不一定非要这样的教育才能进北大”,更多的家长、老师也表示不敢苟同。孰是孰非?青少年心理教育人士“欢乐也好、棍棒也罢,关键是给孩子树立正确的准则”的观点,在大多数家长看来更可行、容易接受。
    尽管“一门三北大”的惊人成就就在眼前,尽管“狼爸”部分观点不乏认同者,但受访学生家长对于“狼爸”最大的非议就在于,教育无绝对,棍棒肯定不是真理,特别是在社会全面进步的时代背景下,棍棒教育就更不应该成为主论调。
    刘娟,石家庄市未成年人心理维护中心心理老师,长期从事青少年心理辅导的她表示:“《所以,北大兄妹》这本书我没有看过,但‘棍棒底下出孝子’,‘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不成才’的老话却是听得多了,因此,对于狼爸的‘萧式教育哲学’是理解的。而萧氏教育能够培养出三个北大兄妹,其结果已经证明了他的教育方法的独到之处。”但刘娟同时也称,这不表示她推崇这样的教育方式,正如萧尧所说:“并不一定非要这样的教育才能进北大。”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教育方式,也不能说哪种教育就一定能够把孩子培养成才。
    但刘娟对“狼爸”“没有目的、没有方法、没有分寸的责罚不是教育而是发泄”的观点表示认同:“无论是惩罚还是表扬,无论是棍棒教育还是快乐教育,必须要将条理和准则放在首位,以爱和公正为出发点。”她认为,家长们关注的不应当是萧父手中的棒子,而是他所传达的教育思想,即他在惩罚孩子的时候,绝不是因为孩子做了什么让自己觉得不高兴了生气了,而去打孩子。而现实中,有太多的父母在打孩子的时候,要看自己的情绪——— 高兴的时候,孩子犯点错误没关系;心情不好的时候,孩子说错一句话都要被训斥。“这样的情况下,做父母的就需要去思考,此种的惩罚,是因为孩子需要这样的教育方式,还是家长在给自己的情绪寻找出口?”
    刘娟认为,“狼爸”众多观点中,夫妻二人全面配合的做法也尤其值得家长学习。因为很多时候,很多家庭,父母在面对孩子时的态度不一致,这必然会让孩子失去孰是孰非的判断。而在这一点上,萧家妈妈“不见得全面赞同我的方式,但20年来,她一丝不苟地全面配合,落实,执行,决无折扣”这种做法值得推崇。
    “快乐教育没有错,错误的是其中对批评和指导的排斥。”刘娟认为,“狼爸”对快乐教育的批判她虽然不完全同意,因为现代教育推崇的是文明的教育方式,也希望每一个孩子能在快乐中健康成长,但是,家长在推行快乐教育过程中的确应当进行一些思考,因为没有批评与指导、任由孩子盲目地自由发展,绝不是快乐教育的根本目标。“无论是批评还是表扬,都需要行之有道,当有了一个合理而统一的标准来规范孩子的言行的时候,在这一背景下进行快乐教育,才能够真正地让孩子快乐成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