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邢台本土微博的那些事儿

(2012-12-11 07:43:41)
标签:

转载

智能手机的时代,上微博除了方便之外,也有流量的考虑。所以,文字不能长!能吸引大家围观就够了,详细的看博客。很有点新闻栏目中的导读。

风,起于青萍之末。

或许,这句很古老的话很适用于现在风生水起的微博。

新浪乐居的总经理潘世雨说:“你现在要没有微博,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很多邢台人在用微博,根据一个只是相对权威的估计,包括了新浪、腾讯、网易、搜狐、天涯这些大网站在内,邢台的微博注册用户目前大概有20万之多,其中只是偶尔发发微博的人大概有1—2万,活跃用户大概有2000——3000人,大部分都是沉寂用户,或者只是光看别人微博的“围观者”。

 

邢台微博的蛰伏

 

最开始,邢台人并不看好微博。或者说,大部分邢台人并不看好微博。再或者说,邢台那一批习惯了玩博客、混论坛的老网民,一开始并不看好微博这一个继论坛、博客之后兴起来的网络新媒介形式。

这中间也包括了我。

为此,在2009年10月24日,我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微博注定达不到博客的辉煌》来说明这件事情。在这篇文章中,我表达了这样几个观点:“第一、微博和博客实质重复;第二、微博缺少对用户的吸引力;第三、微博类似于日记的形式限制了它的发展。”

从现在微博的发展情况看,这篇文章明显是出现了一种判断失误。

不过即便是现在,当我已经从以前的观点中走出来,开始成为一名微博活跃用户之后,偶尔聊天,还是有许多邢台本土的网络公众人物对微博并不看好,或者并不习惯于使用微博。这中间就包括了启民义工的领军人物——郭启民。

他的观点,大约和我最开始的想法差不多。

郭启民在新浪注册有自己的微博“@启民义工-郭启民”,现在粉丝量接近3000。这个粉丝量,单就邢台范围而言,已经是属于粉丝数量靠前的“次第一梯队”,但是他的微博内容大部分是从博客直接自动转化而来,郭启民自己倒是很少特意去更新微博。

很多人都是这样的想法。邢台最初的那批老博客用户,有许多还在“固执”地坚守自己的网络使用习惯。邢海滨,很多喜欢玩博客的邢台朋友都知道他。他喜欢在博客里更新自己画的“黑白画”,对自己博客里的每条留言,他都会很礼貌地积极回复。但是他一直接受不了微博这一形式,当他以前经常互动的一拨“博友”,纷纷开始转战微博的时候,他依旧在博客里享受着自己的快乐。

这个时候,在外界,特别是一线、二线城市,微博的应用已经如火如荼。

或者,我们可以尝试用一个词儿来形容此时邢台的微博现状——蛰伏。

 

邢台微博的发力

 

变化,开始于2011年下半年。

在这一时间段,很突然之间,邢台玩微博的多了起来。一大批邢台人在微博这里,找到了一种新的交流方式。这些人在微博里传递各种有关邢台的信息,你“艾特”一下我,我“艾特”一下你,甚至,平日里生活里有个事儿,或“艾特”,或私信,大家也开始习惯于在微博里传信儿。

在这中间,以新浪为平台,邢台的微博圈儿里,开始产生或者聚集起了一批相对活跃、相对稳定、知名度相对较高的微博用户。

这些人在微博里互相的“艾特”,已经足可以形成一个邢台本土的网络话题,并可以将这种发散的影响力挪移进现实的生活。

在这里,不得不提两个人。

第一个是潘世雨。在一份在网络世界流传的民间版“邢台网络文化年终盘点(人物篇)”里,他第六顺位入选,被说是“文化儒商”。因为所从事业务的需要,这位在新浪微博里注册名为“@邢台潘世雨”、实际为邢台英联房地产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的中年男子,组织了许多从微博里走到现实生活里的正式活动。平常里只在微博里互动的“微友”,也终于得以在线下交流。事实上,许多“微友”原本也是生活里的熟人或者朋友,只不过像是潘世雨这样正式地给大家提供一个交流平台的,还是让许多人很兴奋和新鲜。

无疑,这些活动点燃了大家的微博热情。或者,一定程度上,是潘世雨直接或间接拉动了一定范围内邢台人玩微博的热情。

第二个是邢台电视台这样一个集体。在一个时间内,他们的主持人、总监或者外采记者集体注册了微博。例如“@主持人星光”,还有许多美女主持,或者是电视台频道的总监,平常只是在电视里看到他们,这下子可以在微博里和他们互动,以一种集体形式在微博里发力,他们对邢台微博的带动,也是不言自明的。

虽然即便是没有他们,邢台本土微博也会迟早时兴起来,但他们,无疑是加速了邢台微博时代的到来。

 

邢台微博的分类

 

远远不是成熟,但是邢台本土微博发展到现在,已经开始沉淀,并进一步形成网络积层。大致地分一下,邢台本土微博可以分成这么几类。

第一类,媒体微博。这一积层里,囊括了包括邢台日报社四大媒体(邢台日报、牛城晚报、邢周报、邢台网)、邢台电视台、邢台广播电视台等媒体的官方微博和编辑、记者、主持人的个人微博。这部分微博里,绝大多数都是加“V”的认证用户。他们在微博里更新的内容,相对的,也最受邢台微博用户关注;而他们的粉丝数量,也相对较高。

第二类,散户微博。我把这部分说成是“散户微博”,也是相对而言,因为这部分微博用户涉及到邢台的各行各业,大学教师、学生、公司职员、机关干部、自由职业者等等,这部分微博用户,喜欢发一些自己生活里遇到的事情,有时候吃饭的时候,也会顺手把美味佳肴给拍张照片发到微博上,或者发一些心情感悟之类。在这部分微博用户里,不乏一些真正文字功底高的存在;但是这部分人又不以文字为生,所谓微博内容也往往会更接近于邢台人最真实的生活状态。

第三类,地产类微博。我之所以把地产界微博专门划出来,是因为在邢台,邢台的地产界几乎可以说是开微博最积极的一个圈子,这里边有公司的官方微博,也有总经理、销售总监等地产从业人员的个人微博。他们,是媒体圈之外的又一个可以说成“圈儿”的“圈儿”。

第四类、企业微博。这里边几乎涉及到了各行各业,邢台的各大卖场、电影院等等都开设有自己的官方微博和职工个人微博。不过,邢台的企业微博做得并不是很成熟,想走的微博营销还并没有达到预期中的效果。在企业微博这一块儿,大约应该以家乐园集团下属的几个企业微博做的还较为成功。“@邢台金逸影城”和“@新鼎电影院”的微博因为更新内容多为最受年轻人关注之一的最新电影影讯,做得也比较成功,其中“@邢台金逸影城”的粉丝数量已经直冲7000大关,和影迷互动也比较多。

第五类、文化界微博。这类微博在邢台数量比较少,目前我已经发现的质量比较高的有“@许力的水墨禅房”、“@木公杂弹乐队_曹松”、“@河北刘顺超”等等。这些人在微博里更新的内容多和自己所从事的“文化事儿”有关,顺便也可能涉及一些包括生活感悟之类的其它内容。

第六类,县域微博。这也是一大块,除了市里的人,在邢台管辖的各个县市内,也有很多的微博用户,不过因为地域关系,这部分用户在微博上和市里交集的并不是很多,只有极少数的用户经常会和市里这部分微博用户互动。因此,除了“@谢攻”等极少量微博用户,好多县域微博用户还并没有走进大家的视野。

 

邢台第一微博

 

邢台本土微博的粉丝数量普遍不多。

1000以上的已经是属于多的,2000以上的就是不多见了,10000以上的已经属于凤毛麟角。大部分活跃用户的粉丝数量都在四五百左右。

用潘世雨的话说就是粉丝数量在2000以上的邢台本土微博就有了差不多的影响力,粉丝500——1000以上的互动的就比较多了。当然,用钱买粉丝的微博用户除外。

但是不得不提的是邢台市公安局的官方微博“@邢台公安网络发言人”,截至12月10日凌晨,它的粉丝数量已经到182947名,也就是18万还多,是名副其实的邢台第一微博。这和邢台市公安局微博起步较早、更新内容吸引人、各地公安网络微博的集体推荐不无关系。

另外如果提到邢台第二微博的应该是个人认证说明为”中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秘书长”的“@陈云峰”,他的微博粉丝数量已经接近8万。“@陈云峰”的另一个身份是家乐园集团总裁。严格来说,“@陈云峰”的粉丝范围可能早已经超出了邢台这个圈子。

 

 

邢台微博年度十大事件

 

2011年,邢台本土微博前前后后形成了许多话题。

有网络认识总结了邢台本土微博2011年度十大事件。原录如下:“跨年夜400达人微博集体上墙;救助白血病女孩李庆铃中北世纪城捐款;玉泉山微博达人之夜;微博热议《我是邢台人我爱邢台;牛报记者微博直播发现野马群之旅;微博求救马国平深夜赴省会义献熊猫血;中北爱情节——爱情在这里等你感动百对情侣;邢台V客俱乐部落户麒麟汇会所;农超对接家乐园超市包销巨鹿滞销太空椒;最后一件待定。”

中间需要说明的是邢台V客俱乐部落户麒麟汇会所这一件事情。2012年9月1日,足有数十位邢台影响力较大的新浪微博用户,齐聚七十九号院麒麟会所,全部系着红围脖儿,发言,交流,吃西餐,第一次以一种正式的高端的形式把邢台本土微博给推到了前台。

值得一提的是,这几大微博事件当中,有相当一部分都被传统媒体所关注,像是“发现野马之旅”直接被《牛城晚报》在第一时间内多版面连续报道;救助白血病女孩李庆铃、巨鹿滞销太空椒、义献熊猫血等新闻事件,在《牛城晚报》、邢台电视台等传统媒体上也是不惜版面、时段地及时跟进。网络和传统媒体的互动,在这几件事情上,得到了最丰富和多彩的体现。

《牛城晚报》在11月份更是直接开通了《邢台一周微博精选》、《邢台“微”精彩》、《邢台“微刊”》等栏目,严格来说也是邢台本土媒体第一个正规的微博栏目。

 

发展至今,相对于北上广这些一线城市以及成都、西安、长沙这些二线城市,邢台微博市场还远未成熟。不过,即便是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邢台本土微博已经表现出了它足够的新锐性、传播性和聚合性;更难得的是,相对于好多微博的“愤青性”,邢台微博又多了几分理性;而且邢台本土微博用户又似乎格外对邢台的风土、人情、文化、历史、生态感兴趣,每有类似话题的出现,都会在第一时间内“围观”、评论和转发,这大约和邢台人朴实的地域心理、特别爱家乡的情感都不无关系。这一点,从邢台本土微博年度十大事件中,我们也可以略见端倪。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