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轩中读聊斋之奇人系列·吃
(2011-03-23 11:22:58)
秋雨轩中读聊斋之奇人系列·吃
聊斋之中写了很多奇人,其中关于吃的特别有意思。
《聊斋志异·龁石》记载,新城王渔洋家里有一个马夫,叫王嘉禄,年幼的时候就入山学道,之后就不吃熟食了,平常只是吃一些松子和白石头,全身长满了毛发。过了几年,考虑到自己的母亲已经年老,于是回家照顾老母,渐渐的恢复吃一些熟食,可还是照旧吃一些白石头。还有一个特别的长处,只要拿起石头朝阳光照一照,就可以知道石头的酸甜苦辣。等到母亲去世之后,又回到山中,一晃到现在已经十七八年了。
从文字之中,可以看到这个人物应当是真实人物。王渔洋是清初大家,此人是王家仆人,在他的文集《池北偶谈》中也记载了这件事。当确有其人。只是人竟然吃石头,事情过于离奇,尤其是连石头都有味道,更让人感叹。
当然,吃石头,尤其是白石的例子,古已有之。汉代刘向就记载,古时候仙人,以白石为粮。而唐代韦应物也作诗,“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吃白石是古代修仙的一种常态。只是白石还有一种理解,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下:“枳椇子,一名木饧,实形拳曲,花在实外,味甘如饧蜜也,一名树蜜,一名木实,一名白石。”
而观柳泉文中,记载这位王马夫平常都是吃松子和白石。白石和松子都是树的果实,味道还不错,像蜂蜜一样甜甜的。或许这样才更符合生活吧。而至于体生毛发,当是长期不吃盐,身体内营养不良的结果。
吃石头也好,吃树果也好,只是在吃的东西上显得比较另类,在精神层面上,王嘉禄还是很健康的。有的人就不同了,显得有些病态了。比如《蛇癖》这个故事。
这个人叫吕奉宁,每次抓到小蛇后,就一口吞掉,就像北方人吃大葱一样。大蛇没法子一口吞,就用刀一节节砍断,然后一节节吃掉。吃起来的时候蛇骨咬的格格响,血水流了满嘴,吃的还挺香。而且善于抓蛇,远远的就能闻到蛇的香味,曾经在院里闻到香气,急忙跑出门去,果然抓到了一只一尺来长的小蛇,当时身边没有带刀,就一口咬向小蛇的头,蛇尾巴还在这人的嘴边扭来扭去。
一般人都怕蛇,看到蛇就躲的远远的,有的人别说吃蛇,就是吃黄鳝都会恶心,软软的,滑滑的,确实有够讨厌的。可是有位老兄是无蛇不欢。喜欢吃蛇本不算什么奇事,而此人不但吃蛇成癖,而且有闻蛇捕蛇的异能,了不起。只是有时候太热衷了,抓到蛇,连剥皮都来不及,就忙着吃掉。像我,就很喜欢吃肉,猪肉。但是我不会看到猪就跑上去啃,要是活生生的从猪身上吃肉,那也算是奇闻吧。
贪吃到这种地步,就有些可怕了。
去年的时候,看《超人前传》,里面有个故事印象很深刻。说有个少女长得很胖,于是经常受到大家的嘲讽,别说谈恋爱,连一个异性朋友都找不到,很痛苦,于是下定决心要减肥。每天除了吃一些青菜,什么都不吃。因为在种植青菜的土壤中有陨石成分,那份青菜减肥汤也就有了特殊的效力。几天之后效果明显,一下子少了二三十斤,可是还有一百五六十呢。有一位男孩子因为同情他,约她参加晚会。随着晚会的时间临近,女孩子越来越渴望快点瘦下来,于是吃的减肥青菜的量也越来越大,结果在几天之内就廋到百斤以下的标准身材,让所有男生目瞪口呆,哪里出来个大美女的。当瘦下来之后,女孩又开始大吃。而减肥青菜汤中的大量的陨石成分让女孩觉得觉得非常饥渴,开始是吃各种零食,把冰箱吃的精光,之后在路上发生车祸,两位男子流血重伤,血腥味吸引女孩,女孩的嘴一下子张大到夸张的地步——整个屏幕都是一张嘴,哈哈。吃了人之后女孩才觉得饱了。之后为了满足自己的饥渴,女孩不停的以美色诱杀男生,最终导致自己的死亡。
印象深刻的原因很简单,我也是个胖子,也很贪吃。不过不同的是,我并不那么热衷减肥。总是觉得保持现状就可以吧,能减当然更好,不能也可以容忍。不过年纪渐长,对吃的欲望也开始克制了。觉得若是连吃的欲望都不能稍加克制,那么做什么事情都无法有始有终吧。因为这个信念,去年减肥也略有成效。
吃本是人的最基本的欲望之一,无可厚非,就算是孔夫子他老人家也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嘛。不过凡是都有一个度,过度了就超过了人们接受的范围,也会危害到自己。像红楼梦中贾母是把天下的名菜,用水牌写了,每天转着吃。吃一顿茄子,竟然一点茄子味道都没有,加上的其他各种佐料,做一桌子菜都可以。贾府的豪奢是贾家败落的重要原因之一。又想起了宋代的一个故事。宋朝初年的吕蒙正曾经三次入相,宋真宗对其极为信任,吕家也长期过着钟鸣鼎食的奢华生活。因为吕蒙正晚年牙床松动,很喜欢吃鸡舌汤。有一次吕丞相在自己家花园闲逛,看到厨房之后有一处小丘,就问,这个小丘是何人所建啊?(小丘有坟包嫌疑,很不吉利,建在府中老爷竟然不知道,所以才会问问吧。)下人说,那里啊,是埋葬相公吃鸡舌汤之后遗弃的鸡骨头的地方。吕蒙正一听,愣住了,说,不会吧,我一个人怎么会吃这么多鸡呢?下人说,相公,一只鸡只有一条舌头,而用了舌头之后,整只鸡都会被扔掉,相公一碗鸡舌汤就要几十只鸡,日子一久,自然就有这么多了。吕蒙正听了,从此之后就再不吃鸡舌汤了。
记得看这个故事的时候,感叹良久,感叹最多的,不仅是吕蒙正家的奢华,还有吕家以及很多的权贵大款,取下一只鸡舌头之后就扔掉整只鸡的行为。吕蒙正应该不知道家人是这么做的,而家人(下人)为何如此?反正吕家有的是钱,也有无数人来孝敬,具体管事的又可以捞上很多油水,总之,贵族意识是其一,有人得利是其二。有这两项,就算是吕蒙正不吃鸡舌汤了,还会有鸭舌汤,鱼须汤出现。
其实,人一辈子很短,不必奢求太多。古人说,食取果腹,衣取蔽体。当然这种要求就太低了,仅仅是温饱怎么行。不过处处追求名牌,吃饭一掷千金,又显得一副暴发户嘴脸。凡事还是以自己舒适为主。有时候宁愿在家里吃个家常小菜,也不愿意去酒桌上大鱼大肉。吃,永远都是满足人的,不仅是胃,还有心。有爱心的饭菜,吃的才香啊。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