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轩中读聊斋之我是谁
我是谁,是一个很古老的话题了,至今为止也没有谁能给一个公认正确的答案,我当然也不能提供什么答案,不过是偶有感触,涂鸦一二吧。
在很多年前,看过成龙的电影《我是谁》,片子拍的不错。而前天看的《谍影重重1》反复追问的也是这个问题。
我是谁?为什么一定要追究我是谁呢?
人生在世,都有来历。据说孙猴子无父无母,但也是受天地之灵气,得日月之造化,在石头中孕育的一个灵猴。至少大地(天地)也可以算是孙猴子的父母吧。而一个人,现实中的人当然不会如此纠结,就算是被人遗弃的孤儿,仔细探究还是可以找寻到父母的。于是,失忆的伯恩会苦苦追寻自己的过去。有了过去,有了记忆,也就有了自己的身份,至少让自己明白这个世界上还有着或者曾经有着和自己血肉相连,关心自己或者值得自己关心的人。
如果这个世界只剩下孤零零的一个你,活下去还有什么必要呢?
这又让我想起《生化危机》系列,还有《我是传奇》等一系列末世传说电影,里面的主人公都在不停的找其他的“人”,这个人或许和自己并不认识,甚至可能是自己的仇人,但至少还共同是人,有着些许的共同性,彼此之间也可以得到一些安慰。告诉自己,这个世界,我不是孤独的。
于是,追究我是谁,根本的原因,还在与对自身的认可。
而在追究我是谁的过程中,会出现种种的问题,比如揭露真相之后,发现真相是如此的残酷,就算是最亲近的人,也不得不在找寻的过程去死去。虽然当权者会说,一切成就都要做出牺牲。可是当这个牺牲是来自自己最亲近的人甚至就是自己本人的时候,这份牺牲就显得特别沉重。当地震来临,看到别人捐款200块的时候,那人好小气啊。可是当要从自己腰包掏出200块的时候就难免犹豫,有时候就会想,他那么有钱,他是当领导啦,我怎么能和他相比呢?
《聊斋志异·长清僧》说长清有一位和尚有一天摔跤死了,魂魄不知道自己死去,飘摇随风而去,到了河南,刚好一位公子坠马而死,和尚魂魄于是进入公子体内。回到家中,众妻妾前来,和尚苦苦解释,继而推托身体不适,独自居住。可是家人又怎能明白,以为不过是坠马神智昏迷而已。和尚之后借口出游,寻找到自己长清的庙宇,告诉那里的和尚我就是你们的师父,众僧开始怀疑,最终相信了。可是公子家人却多次前来,苦苦哀求回去,和尚终究不肯。不过三十岁的模样,却经常说起七八十年前的事情。
柳泉先生文末感叹,肯定是这位长清和尚修行高深,因此在死后还能够魂魄不散,以至于千里寻归故土,一般人都贪恋美女财富,这位和尚真是志向坚定啊。
可是,我却觉得,和尚何其太忍也。
确实对于前世,转生之后,和尚依旧找寻故迹,确实不恋红尘。只是佛家讲究破执,不知道往生既已结束,今生又何必苦苦寻求。和尚之转身,和轮回之转世,又有何不同,对于现世的妻儿,是何等残酷。当然,在所谓佛法世界中,女色不过是红粉骷髅,那么父母儿女呢?不过也是今世的试练?如果这样的话,又何必生而为人呢。既然转入人世,佛也好,道也好,世俗也好,都要有最基本的人性。而这份人性,就是关爱那些关爱自己的人。
和尚寻找自己的前世和伯恩寻找自己的过去,异曲同工。很多时候,珍惜现在,或许才是最好的选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