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外“香水女生”炒作的真相与反思(组图)

(2009-03-20 13:08:38)
标签:

娱乐

 

 

 

 

http://www.iyaxin.com/fazhi/attachement/jpg/site2/20090319/001966720af10b2c192c01.jpg
北外香水女生
 

 

http://www.iyaxin.com/fazhi/attachement/jpg/site2/20090319/001966720af10b2c194603.jpg

 

北外香水女生

 

    短短几日,写博炮轰教育制度的“香水女生”北外德语系学生王亭亭成为又一个网络红人。她的照片和话题几乎在每一个网站论坛都能找到,其空间浏览量不断创新高。昨(18)日凌晨她更新日志:《我希望这是一个人的悲哀,不是一个时代的悲哀》,不到一天,其点击数已超过46万。 

  网络争议激烈,“香水女生”被一部分网友认为是敢言的“斗士”。17日,天涯杂谈上发帖认为“香水女生”与去年名噪一时的90后“贱女孩”同属一个经纪人和一个网络推手团体,此次被北外开除事件又是一次炒作。“香水女生”是“斗士”还是炒作者?持怀疑态度的网友四处搜罗证据。

  
网友质疑:纯属炒作,三大证据

  证据一:平日作风不像热血青年
  17日,网友“铁匠smitih”在天涯发帖《北外香水女生一事,结果已公布》,怀疑此次事件是一次炒作,为的是给“香水女生”及“贱女孩”包包和阿紫即将出版的新书造势。
  此前,在网上,已有不少网友对“香水女生”的个人作风和性格表示怀疑,“混迹夜总会”、崇拜名车,“怎么看也不像是忧虑教育现状的有志青年。”

  证据二:抨击博文是抄袭拼凑
  网友“虎头gou”贴出了自己搜索的几段博文作对比,认为“香水女生”所写抨击教育制度的文章都是从网上四处搜索抄袭拼凑而来的。如:“一个中国公民普通话水平不高影响不大,可以考硕士、博士(原文)”与“一个中国公民普通话水平不高影响不大,可以读高中,考大学,考硕士、博士。”
  网友由此推测,如果这些文章都不是自己写的,却堂堂正正将其作为退学事件的理由,实在是不太可信,其中必有蹊跷。

  证据三:与网络推手有瓜葛
  至今为止,“香水女生”的博文仅有13篇。在第一篇博文中,可以看出“香水女生”与90后“贱女孩”包包和阿紫的经纪人“天蓝姐姐”来往甚密,“最近在写一本书,是关于网络传播方面的,采访了天蓝姐姐N多次。”“拉着包包、阿紫、天蓝姐姐和青山光司照相。很开心。”博文中,她似对这位天蓝姐姐十分崇敬。网友指出,“天蓝姐姐”就是去年名噪一时的90后“贱女孩”“包紫”的经纪人,并由此推测,其实王亭亭或早已签约“天蓝姐姐”,这一系列抨击教育制度、被强制退学等都是为她进军娱乐圈进行的宣传前奏。还有网友认为,“香水女生”腾讯博客的QQ号码前五位是62200,“明摆着是女孩的经纪公司在腾讯开的博客,因为62200开头的号码都是腾讯公司派发给名博的号码。”
  昨日,有媒体披露,北外老师称王亭亭在此前的交流中曾坦陈:自己确已和某公司签约,签了100万字,共10年10本书,新书即将出版,该公司要在她写的书出版之前,把她炒作成一个明星,只有这样才能把书卖出去,她在博客上写的内容,都是由公司来决定,她自己只是执行,“北外香水”“北外女生炮轰教育制度”等字眼,都是公司所为,非本人所写。
  
  北外香水女生事件带来的反思

    真真假假,难以明辨。商业社会日益浓郁,网上的任何事情都有可能面临打假,尤其是对于一个突如其来、炒得沸沸扬扬的事件,本身就有炒作嫌疑。网友的质疑加上腾讯网的推波助澜,我们不难发现,“北外香水女生”事件和去年的“90后贱女孩”事件是多么得如出一辙,起初同样是“美女哭诉”,其后同样是“大红大紫”。这种瞒天过海的炒作在信息化的今天,是立竿见影的,同时也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

  不妨反思一下。一方面,关于教育。我们的教育为什么越来越成为年轻一代视为“粪土”的对象?明眼人很快就能看出,在网上出名或者在纸媒上出名,很快就能成为公众人物,甚至会众人拥戴,金钱、名誉双收。不见得有真才实学,只要能出名,一切都没了后顾之忧。这不是一种正常现象,它会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垮掉的一代。

  另一方面,关于媒体。网络的炒作、纸媒的跟风,加上网友的热议,足以让生米成为熟饭,让乞丐成为明星。加强对媒体的法律监管,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为了获取某种既得利益,一些网络不惜大肆炒作某一件事情;为了制造独家噱头,一些纸媒不经调查核实而争相跟踪报道;一些网友凭借“三分钟热血”乱加批判而几成网路暴力。这是一种很不负责任的现象,它会让很多事情颠倒黑白,甚至成为社会致乱的根源。

  凡事都是双刃剑。“北外香水女生”事件会让某些部门震痛,也会让人们或失望、或希冀,但最重要的能够促进我们在教育和媒体监管方面有进步。多年来,虽然教育在不断改革,但总差强人意,在一些老少边穷地区,还存在着“上学无用论”;媒体监管多年来存在漏洞,规范新闻宣传报道的“新闻法”至今未见端倪。

  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虽然是老生常谈,但真正能够做到的,还是少数。面对教育的“失宠”、媒体的“脱缰”,如果有关方面总是按兵不动,或者只是“挠痒痒”,受到伤害的不仅仅是“下一代”,还有我们的国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