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楼市逐步松绑 市场仍未回暖

(2008-10-16 07:57:59)
标签:

房产

楼市逐步松绑 市场仍未回暖  


2008年10月16日     中国经济时报
 
  王松才

 

  10月13日,房地产高级经济师、知名地产评论人章林晓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目前,消费、投资、出口这三驾拉动经济的马车已明显乏力,经济开始出现向下恶性循环的迹象,人们对预期普遍看坏,再加房地产“买涨不买跌”消费心理的影响,人们持币观望心理日趋严重。在房地产作为投资品的有效需求迅速消失的同时,房地产作为消费品的有效需求也日渐消失了。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教授王凌云亦在同日对记者指出,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美国房地产市场的剧烈变动,因此,美国金融危机主要会对投资者的信心产生影响,使投资者对中国楼市预期趋于消极,部分投资者可能会对物业进行抛售,新的投资者的进入也会非常谨慎。另外,有些在金融危机中陷入困境的海外投资机构也不得不出售在中国投资的物业来自救,如雷曼、美林等,这些将加剧市场的恐慌心理,楼市打折风可能会愈演愈烈,但市场的观望气氛可能会更浓。

 

  “不论是作为消费品还是作为投资品,现阶段我国房地产市场中的有效需求的日趋消失,最直接的反映就是房地产成交面积和成交金额从今年年中开始出现的加速度下跌。”章林晓说,八、九月份,一些大中城市甚至是特大城市出现了成交套数日均十位数甚至个位数,成交金额自然也少得可怜。

 

  房地产成交面积和成交金额的大幅下跌,导致房地产企业资金链普遍绷紧,个别的已经崩断,房地产价格之战也已经开打,消费者只看不买,盼望房价大跌的心理越发强烈。在大众“买涨不买跌”意识的支配下,目前楼市成交量和成交金额已出现向下恶性循环的迹象。

 

  近日,央行再次宣布下调双率,这对于楼市无疑是利好消息。不过,也有专家表示了不同看法。经济学家易宪容就表示,此次降息对房地产有一定的利好作用,但是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特别是不会改变目前政府对房地产投机炒作的遏制。

 

  对于易宪容的观点,章林晓表示部分赞同:“央行降息对房地产行业有利好影响,但仅靠一两次动作,确实不会有太大的作用,楼市更不可能会因此而回暖和重振。央行此举是基于国际国内因素对我国宏观经济影响的考虑。”

 

  章林晓对记者表示,央行此次降息特别是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的相应下调,表明中央政府在放松楼市调控上已采取实质性的措施。

 

  “此次降息对楼市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王凌云指出,相对上一次的利率调整,这一次中长期贷款利率的下调幅度扩大,对房地产信贷会有鼓励作用,但影响不会很大,因为市场能否回暖关键在于市场信心能否恢复。此次举动可以看作是政府对楼市调控的松动,但还不能看成是楼市回暖的信号,因为市场信心的恢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是单纯放松银根就可以达到的。

 

  “据我了解,在严峻的国际形势面前,放松楼市调控已势在必行,目前国家多个部委正在加紧调研,央行的连续降息无非是先行了一步,接下来应该还有更多政策措施出台。”章林晓说。

 

  近日,有消息称,国家多部委正在酝酿松绑楼市,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近日撰文表示,中国央行将在2009年年底前减息五次,每次降息27个基点。王庆指出,中国央行最终将于2009年将一年期借贷利率由目前的7.2%,调降至5.85%。王庆同时表示,政府开支增加最多或将带动经济增长率上升多达3个百分点。

 

  王凌云认为,国家是在准备放松对楼市的调控了。目前国内经济在下滑,美国金融危机摆在我们眼前,楼市萧条带来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如果现在不救,等到萧条真的来临,救市所需要的代价就会更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