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准备金率上调是最后一根稻草

(2008-06-17 19:03:14)
标签:

房产

准备金率上调是最后一根稻草

章林晓

67晚上,央行宣布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存款准备金率将达到17.5%的历史高位。现在业内外普遍关心的是,1个百分点存款准备金率的大幅上调,会不会成为压垮楼市泡沫的最后一根稻草?

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非单纯针对股市、房地产等资本市场,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目的是为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这一点央行说得很明白。问题是银行体系充裕的流动性究竟来源于何方?

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有两点:一是公开市场到期释放的流动性。数据显示,6月份公开市场到期释放的资金为4870亿元,其中到期票据约占七成,为3560亿元,而到期正回购仅为1310亿元。二是外汇储备激增导致的流动性。今年4月底,我国外汇储备余额高达17566.4亿美元,其中4月份创出单月外汇储备增长历史新高,单月新增744.6亿美元;而4月份贸易顺差为166.8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FDI76亿美元。按照“热钱=新增外汇储备额-外商直接投资额-贸易顺差额”估算,4月份热钱流入501.8亿美元。

正常情况下,外商直接投资或出口产品挣的外汇换成人民币,在支付了设备、原材料和劳务等成本之后,应该不会造成流动性泛滥,但现在问题是外汇储备的激增,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海外游资别有用心地攻击我国强制结汇制度的结果。

对于公开市场到期释放的流动性,央行应该能够通过央票发行与正回购的技术手段进行“对冲操作”,但对于海量涌入的海外热钱,央行通过央票发行与正回购手段来完成回收流动性的任务,恐怕有些力不从心了。

在中美利差反转、人民币升值预期加速的情况下,海外游资的蜂拥而入,造成了外汇储备及相应的人民币占款同比剧增、境外流动性输入对基础货币扩张的巨大压力,此时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的紧缩性政策,自然成了央行“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无奈选择。

有别于过去通常那种0.250.5百分点的调整幅度,虽然此次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的调整幅度可谓巨大,但是,按照央行公布的4月份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2.22万亿元推算,本次存款准备金率61525日两次0.5个百分点的上调,也仅可回收金融机构4200亿元资金。而据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外汇占款增长达1.41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多增5300余亿元,一举创下单季增量历史最高水平,并首度出现在年初信贷投放旺季时节外汇占款增长反超信贷增长的情况。更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季度高位增长的基础上,今年4月份外汇占款增速依然超过了20%

因此,尽管央行频频采取了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为主的紧缩货币政策,但面对汹涌而来的热钱,境外流动性输入对基础货币扩张的压力依然难以消除,我国全面通货膨胀的趋势还将进一步加大。

在通货膨胀进入加速阶段的背景下,房地产泡沫的破灭是不可避免的。去年8月,我在《中国房地产报》的专栏文章《警惕房地产泡沫被突然刺破》中就曾预言“如果通胀得不到全面及时的有效遏制,我国房地产抵押贷款市场将不可避免会发生大面积的‘断供’现象。”现在,深圳房地产市场“断供”的迹象已经开始出现。另外,越南房地产市场的情形也证明,房子并非抵御通胀的“避风港”。

逐利是资本的天性,哪里的预期收益率高,资本就必然流向哪里。当国内房地产开发企业银行贷款受阻、直接融资无门、房屋销售呆滞、房地产泡沫濒临破裂之时,海外投资/投机资金不仅不会“雪中送炭”,而且只可能 “落井下石”,它只可能去抄那些资金链面临崩断危险的开发商的底,而绝不可能去接楼市的“盘”。

海外游资的大量进入,导致了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应对。在金融机构今年3月末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仅为2.02%的情况下,此次猛然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自然会给银行系统带去极大的流动性压力,本已处于风雨飘摇中的房地产市场必然会首当其冲遭受巨大的冲击。不难预计,本次央行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将成为压垮楼市泡沫的最后一根稻草。

 

此文写于6月7日晚上,正式发表时有删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