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残奥会上的导盲犬

标签:
导盲犬残奥会盲人障碍物盲杖体育 |
分类: 生活 |
揭秘残奥会上的导盲犬
残奥会开幕式上,我们看到倒数第二位盲人运动员平亚丽牵着一只导盲犬。残奥会上的导盲犬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与使用盲杖相比,盲人借助导盲犬可以更多、更快地获取外界信息,更及时地避开障碍物,使出行更加安全,行走速度更快,走得更远,出行次数更多,更广泛地参与社会生活。
导盲犬还可以识别各种交通标志及信号灯,主动规避车辆等移动障碍物,带领盲人安全、顺利、匀速行走,减少盲人交通事故发生率,有利于交通畅通。
本届残奥会上,我国自行训练的20多条导盲犬可能会在残奥会期间上岗服务。
用英文给导盲犬发指令是国际惯例,在日常训练中,导盲犬接收到的指令大都是“up、go、stop、sit、right、left”这些单词。导盲犬不仅听得懂英文指令,它们还能听得懂汉语,看得懂手语指令。”
导盲犬的培养成本很高,单是培训费就要10多万元人民币。”
训练有素的导盲犬为残奥会运动员正式服务之前,还要经过约两个月的磨合。一般情况下,视障运动员一般都自带“配合默契”的导盲犬。
前一篇:费解的日本人体图画
后一篇:俄罗斯女性眼里的优质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