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问责央视 请教于丹 “去兵”“去食”何解?

(2007-05-15 08:15:14)
标签:

于丹

论语

央视

分类: 杂谈
问责央视 请教于丹 “去兵”“去食”何解?  
  于丹女士在荧屏上讲《论语》,为学术向大众传播开出一条新路,受到欢迎是理所应当的。但是,学术首先要求讲述者确有研究心得,讲来才有意思、有价值,从而征服听众。如若略知一二望文生义便滔滔不绝,就不免发生疏漏,非但误导听众,亦有违讲述的初衷。近日翻了翻于丹的《论语心得》(报刊亦有转载),见到于女士讲《颜渊》之“子贡问政”章,颇生疑惑,愿就此向于女士请教。
    子贡问政,是说子贡问孔子所说为政三条:足兵、足食、民信之矣。倘不
得已,必须去掉一条应先去什么?孔子答“去兵”;又问必得再去一,又当去掉哪一条?孔子答“去食”。最终是国君为政,要取信于民,这是绝不可去掉的。在这里,于女士解释,去兵,就是国家不要武力保障;去食,就是宁肯不吃饭了。看到这里,笔者不禁大吃一惊,孔子讲从政,讲治理国家,居然认为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去掉军队,去掉粮食。这个孔子也未免太迂腐、太愚蠢了。试想,没有军队、没有粮食,就会国将不国,国家都垮了,还谈什么从政!只剩下取信于民一条,没有了物质保障,就连国君也保不住了,又何谈从政之事呢?
    拙以为,孔子决不会傻到这种地步。这分明是要亡人之国,乱人之政嘛,还谈什么从政之道!对子贡此问的回答,笔者久有蓄疑,承蒙斋先生指点,才知孔子所谓去兵去食,并不是指去掉军队、宁肯不吃饭的意思,而是指免掉兵赋和租税而已。证据在《汉书·刑法志》所云:“殷周以兵定天下矣。天下既定……有赋有税,税以足食,赋以足兵。”(参林鹏《蒙斋读书记》·山西古籍·1998年)蒙斋先生的解释,确实合乎情理,证据凿然。如按于女士所说,孔子连从政的常识都不了解,还能教诲子贡,去从事治国平天下的大业吗?那孔子还能称得上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吗?可见,《论语》的文字看似浅白,但不可随意解释,需要进一步全面把握其本质内涵,从其具体语境,必要时参考其他有关史籍,融会理解。倘望文生义,浅尝辄止,就往往会讲得似是而非,导致厚诬孔子,亦误导大众。这种后果,想必不是讲述者的愿望。
    当然,也不能全怪于丹,对去兵去食的理解,历来注疏有不下千百,讲对的没有几人。于丹所据当是历来的误解。古人云:读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天下书我们不可能读完,但尽可能多读一些还是可以做到的。况且,读古书对其某些看似明白的字句,也要多问个为什么,有时不妨用常识来衡量一下,就容易求得真解。蒙斋先生读《论语》有此一说,值得学习效法。也许他讲得不一定对,笔者更不敢自以为是,在此谨向于丹女士请教,愿聆高见。同时,问责央视,如此贻误大众,“该当何罪”?(勺斋先生)
后记:
1、易中天说“百家讲坛坛坛是好酒”,究竟是什么酒?
2、既然这是于丹的观点。那么,马丹、李丹为什么就不能上去解读呢?央视对至少是有争议的观点的肆意传播能没有责任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