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东博老股民:大萧条,真的不可能重来了吗?

标签:
杂谈 |
面对有财兄提出的世纪大难题——大萧条,真的不可能重来了吗?——我立即意识到,下面我能够做的恐怕就只有一件事了:背课文。尽管这容易被人讥讽为照本宣科、照猫画虎、纸上谈兵、书生气十足……但,一个黔驴技穷的人——还能做什么呢?http://js.xueqiu.com/images/face/33crying.png
聊以自慰一下吧,在我要背诵的“课文”后面,是一组特定人群150年的投资史。它不仅原汁原味,而且在这些被我一直称之为“大师”的自我叙述中,你可以清晰看到他们如何看待有财兄提出的——在投资中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当然,你们中的某些人最终可能会和我一样,在这些“语录”后面可以解读到这样几个字:莫测;穿越。
我的背诵(或朗读)开始……
埃德加.史密斯在考察了1866-1923年美国股票投资史后,在其畅销书《用普通股进行长期投资》中这样写道:“我们发现作用于普通股的有一股力量,它总是倾向于增加自身的资本价值。这种力量源于公司利用未分配利润进行再投资的收益。我们还发现,我们经常极为不幸地在市场上升期的最高点买入,因为市场均价低于买入价的时期不会持续太久;然而即使我们在最高点买入了,也很有希望在一段时间后收回成本。所以说,就算是在最极端的例子里,我们面对的主要风险也只是时间而已。”
在第四版《聪明的投资者》的导言中,格雷厄姆为我们这样写道:“当年轻的作者在1914年6月投身于华尔街时,他对未来半个世纪将发生的变化一无所知(华尔街甚至没有猜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将于两个月后爆发,并且会迫使纽约股票交易所暂时停业)。目前(1972),我们发现自己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富有和最强大的国家,但仍然面临一系列重大问题的困扰;而且,对未来多有疑虑,而不是更具信心。然而,如果我们集中关注美国的投资经历,仍然可以从过去的57年中获得一些安慰。尽管经历了与地震一样无法预测的波折和事故,但是这一点是不会改变的:稳健的投资原则一般会带来稳妥的结果。”
以下语录摘自菲利普.费雪的畅销书——《普通的股票,不普通的利润》:“即使在早年,如果能找到真正杰出的公司,抱牢他们的股票,度过市场的波动起伏,不为所动,也将远比买低卖高的做法赚得多,而且赚到钱的人数还多于往日……它提供了一把钥匙,打开了投资成功的第一道大门……换句话说,大部分投资人终其一生,依靠有限的几只股票,长时间持有,就可以为自己或子女奠下成为巨富的基础。”
被称为最伟大基金经理的彼得.林奇,在其两本畅销书《选股战略》和《战胜华尔街》中分别说了这样的话:“我不相信预测市场这回事,我只相信买大公司——尤其是被低估的公司,以及被忽略的公司。不论道琼斯工业指数是一千或两千或三千点,你手上有莫克、玛丽欧特和麦当劳的股票,你就什么都不用担心。如果你在1925年就买了好公司的股票,并经历了大崩盘和大萧条而没有脱手(必须承认这并非易事),那么到了1936年,你会对结果感到满意的。”“或许还会有大的股灾,但是,既然我们没有掌握预测股灾的武器,那么,试图提前保护自己又有什么意义呢?当代的40次股灾中,如果我每次卖出了股票,我每次都会后悔。即使发生了最大的灾难,股票的价格总会涨回来。”
下面的两段话来自查理.芒格:“过去对宏观经济进行预测并没有让伯克希尔繁荣起来。因此,我们现在也不再过多关注宏观经济。我们只做合理的事情,我们估计经济最终会趋于平衡,我们对经济持有不可知论观点。”(1990年伯克希尔年会)“对于个人而言,做到长期持有几家伟大公司的股票而什么都不用做的地步有许多巨大的优势……如果你们能够找到某个价格公道的伟大公司的股票,买进它,然后坐下来,这种方法将会非常非常有效——尤其是对个人投资者而言。”(《穷查理宝典》)
作为最后一篇被朗读的语录,我们看一看巴菲特又说了什么?2011年11月,在回答CNBC提出的——你是如何处理不确定性的?你是忽略所有的不确定性,还是说你会想法处理这些不确定性并做出投资决策?——问题时,巴菲特是这样回答的:“世界总是不确定的。1941年12月6日,世界是不确定的,我们当时并不知道第二天太平洋战争会发生。1987年10月18日,世界是不确定的,我们当时并不知道第二天股市会一天暴跌508点,跌幅高达22.6%。世界总是不确定的,充满了不确定性。”
背诵结束了,上面的那一组投资人不是已经去世,就是已接近或进入了他们自己的晚年。然而,人类的投资史还会继续延续下去。不管大萧条是否会来到,或者说不管大萧条是否会很快来到,这些投资前辈如果全部都活在今天——我相信——他们仍会一如既往……
最后我想说的是,其实这就是我——一个懒人——也想走的路。当然,它一定不是所有人都应当走的路,甚至——它也可能不是通往罗马的最近的那条路。
聊以自慰一下吧,在我要背诵的“课文”后面,是一组特定人群150年的投资史。它不仅原汁原味,而且在这些被我一直称之为“大师”的自我叙述中,你可以清晰看到他们如何看待有财兄提出的——在投资中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当然,你们中的某些人最终可能会和我一样,在这些“语录”后面可以解读到这样几个字:莫测;穿越。
我的背诵(或朗读)开始……
埃德加.史密斯在考察了1866-1923年美国股票投资史后,在其畅销书《用普通股进行长期投资》中这样写道:“我们发现作用于普通股的有一股力量,它总是倾向于增加自身的资本价值。这种力量源于公司利用未分配利润进行再投资的收益。我们还发现,我们经常极为不幸地在市场上升期的最高点买入,因为市场均价低于买入价的时期不会持续太久;然而即使我们在最高点买入了,也很有希望在一段时间后收回成本。所以说,就算是在最极端的例子里,我们面对的主要风险也只是时间而已。”
在第四版《聪明的投资者》的导言中,格雷厄姆为我们这样写道:“当年轻的作者在1914年6月投身于华尔街时,他对未来半个世纪将发生的变化一无所知(华尔街甚至没有猜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将于两个月后爆发,并且会迫使纽约股票交易所暂时停业)。目前(1972),我们发现自己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富有和最强大的国家,但仍然面临一系列重大问题的困扰;而且,对未来多有疑虑,而不是更具信心。然而,如果我们集中关注美国的投资经历,仍然可以从过去的57年中获得一些安慰。尽管经历了与地震一样无法预测的波折和事故,但是这一点是不会改变的:稳健的投资原则一般会带来稳妥的结果。”
以下语录摘自菲利普.费雪的畅销书——《普通的股票,不普通的利润》:“即使在早年,如果能找到真正杰出的公司,抱牢他们的股票,度过市场的波动起伏,不为所动,也将远比买低卖高的做法赚得多,而且赚到钱的人数还多于往日……它提供了一把钥匙,打开了投资成功的第一道大门……换句话说,大部分投资人终其一生,依靠有限的几只股票,长时间持有,就可以为自己或子女奠下成为巨富的基础。”
被称为最伟大基金经理的彼得.林奇,在其两本畅销书《选股战略》和《战胜华尔街》中分别说了这样的话:“我不相信预测市场这回事,我只相信买大公司——尤其是被低估的公司,以及被忽略的公司。不论道琼斯工业指数是一千或两千或三千点,你手上有莫克、玛丽欧特和麦当劳的股票,你就什么都不用担心。如果你在1925年就买了好公司的股票,并经历了大崩盘和大萧条而没有脱手(必须承认这并非易事),那么到了1936年,你会对结果感到满意的。”
下面的两段话来自查理.芒格:“过去对宏观经济进行预测并没有让伯克希尔繁荣起来。因此,我们现在也不再过多关注宏观经济。我们只做合理的事情,我们估计经济最终会趋于平衡,我们对经济持有不可知论观点。”(1990年伯克希尔年会)“对于个人而言,做到长期持有几家伟大公司的股票而什么都不用做的地步有许多巨大的优势……如果你们能够找到某个价格公道的伟大公司的股票,买进它,然后坐下来,这种方法将会非常非常有效——尤其是对个人投资者而言。”(《穷查理宝典》)
作为最后一篇被朗读的语录,我们看一看巴菲特又说了什么?2011年11月,在回答CNBC提出的——你是如何处理不确定性的?你是忽略所有的不确定性,还是说你会想法处理这些不确定性并做出投资决策?——问题时,巴菲特是这样回答的:“世界总是不确定的。1941年12月6日,世界是不确定的,我们当时并不知道第二天太平洋战争会发生。1987年10月18日,世界是不确定的,我们当时并不知道第二天股市会一天暴跌508点,跌幅高达22.6%。世界总是不确定的,充满了不确定性。”
背诵结束了,上面的那一组投资人不是已经去世,就是已接近或进入了他们自己的晚年。然而,人类的投资史还会继续延续下去。不管大萧条是否会来到,或者说不管大萧条是否会很快来到,这些投资前辈如果全部都活在今天——我相信——他们仍会一如既往……
最后我想说的是,其实这就是我——一个懒人——也想走的路。当然,它一定不是所有人都应当走的路,甚至——它也可能不是通往罗马的最近的那条路。
前一篇:招商局B为何折价如此高?
后一篇:中国平安2012半年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