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wifiiphoneophoneit |
没WiFi的手机应归类电子垃圾,这是最近几周我MSN签名上的注释。也许是习惯了自己从美国背回来的1.1.2版iPhone,在拿到联通版iPhone后,并没有什么兴奋,除了地图指南针和强化的摄像能力,iPhone在硬件上依旧是iPhone,即便电池耐久性大幅下降,也没有什么想抱怨的,但是目前联通版iPhone没有Wi-Fi,确确实实是一个迫切的问题。之所以苹果在2007年初Macworld上就强调Wi-Fi和GPRS的数据搭配,并不仅仅是因为早期GPRS数据瓶颈,实在是因为3G太耗电了,另一个致命问题就是信号强度,至少北京联通的信号强度,不足以穿透一些楼房的使用环境,室内3G网速往往慢的让人无法忍受,可这块空间恰恰是Wi-Fi最擅长的。
http://it.southcn.com/9/images/attachement/jpg/site4/20091027/00105cd47d460c50a13c17.jpg
中国手机阉割Wi-Fi的潜规则已经很多年了,如果说2G时代,阉割Wi-Fi是为了防止用户利用网络电话,干掉电信运营商最赚钱的语音通话部分,那么3G时代再继续阉割Wi-Fi,就只能被理解为电信运营商们对于高价数据流量的贪欲。在联通iPhone上市之前,一直存在着一种观点,认为之所以给没有Wi-Fi的iPhone订出高额价格,根本原因在于联通3G网络的承载能力有限,不足与在密集地区应付海量的数据流,这种思路的最终结果,无疑又重返了20世纪80年代装固定电话要交装机费的脉络,只不过变化了操作形势。
手机流量监测机构AdMobMobileMetrics一直在监测iPhone的数据流量变化,在2009年初,iPhone第一次占据了美国智能手机上网流量的50%,这个数字最高的峰值一度达到过57%,而有多少人同时还在用Wi-Fi则是一个难以监测的数据。这主要取决于3G数据流量套餐的限制,如果真像美国市场那样有上行2M下行3.6M起跳的无限流量3G网络,Wifi确实变得不再重要,这也能从摩托罗拉CLIQ在北美市场上市头一周的数据看出端倪,7天时间居然占据了美国全部移动网络流量的1.49%%,要知道目前所有基于Android平台的手机,数据流量也不过只有6.33%。所以有没有Wi-Fi,并不是一个致命性的问题,即便电池耐久性和室内信号强度有些影响,但只要资费足够便宜,对于iPhone或者Android体系的3G手机而言,并不影响真正的核心使用体验。
电信运营商们完全没必要担心配备Wi-Fi会带来经济损失,如果只在乎收获套餐费用,而不是真正的促进使用者转移传统手机的使用思维,全身心的投靠移动数据应用,那电信运营商照样还是会沦为管道,一个他们最不想干的低附加值工种。史玉柱在网络游戏界不收点卡费,卖道具盈利的套路,曾经改变了整个网络游戏界的规则,运营商们并没有胆量学习史玉柱那样突破传统商业模式,可同时他们又惦记卖道具赚钱的暴富可能,于是我们看到了中国移动自己的手机钱包,Ophone软件商店,139的社交网络,那些原本应该是互联网公司干的事情,电信运营商们都在想插一脚,那就请先给手机全面配备上Wi-Fi,而不是贪图那一点点3G套餐流量费,要想获取类似苹果应用软件商店一样的全球热情,就得先把手机上网本身的收费门槛降低,别老提防着用户拿Wi-Fi上网。(此文首发于万家科学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