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塑料竹子 |
2005年初,有位叫ZapWizard加拿大人,将自己手工改造的红木外壳iPod贴上flickr相册,一夜之间成为了快速消费品和设计界办公室内传递的热门连接,很多人惊奇于ZapWizard厌恶iPod流水线身份的态度,更体察到新世纪的消费者对于塑料身份的反感,当时最引人瞩目的论坛标题无疑是《塑料让位木头,复古还是新机会》。至少ZapWizard改装的木头iPod,在抛光打腊之后,外观效果和使用手感并不输于工程塑料,而塑料易掉漆,金属外壳则磁性干扰,皮革易污,且容易引起小动物保护者主们的心理抵触。在ZapWizard现象的背后,实际上是一场厌烦塑料的群体情绪,崇尚自然材料的倾向正在从单纯的设计思维向大众消费者转移。
20世纪末一份有关塑料袋无法在自然环境分解,造成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调查报告,直接将塑料制品的公众形象从简便易用,拖入了环保公害行列,聚氯乙烯和聚碳酸酯的成分让所有塑料品种都背负上了坏名声,甚至直接被医生们与诸多疾病挂上了勾。塑料确实让很多物质产品变得廉价,让普通人可以消费得起,与塑料相伴的流水线文化,让每个产品的塑料外观都一个样,即便那些首席营销官们拼命创造个性化理念,用花纹和各种颜色修饰塑料本身,可塑料制品依旧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全球每年接近1亿吨的塑料制品产量,依旧在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这不单单直接造成了自然环境的危害,更是让传统时代,木头、瓷器、金属、皮革,摆弄这些自然材质的手工制造者,彻底走向了稀有的工匠之列。
纯粹的设计界早已经对塑料进行过反思,曾经在1980年代复制Quasar
Khahn可充气扶手椅的著名设计人孟菲斯感慨道:“塑料也许可以创造出千奇百怪的设计形象,并且可以在流水线上疯狂的批量生产,但却让体验变得廉价,这不是富人与穷人之间的问题,这是塑料产品设计成本的问题。”实际上在采访全球诸多消费电子巨头的设计中心时,注塑机肯定很随意的被扔在墙角。对于各式各样的设计师们,塑料产品设计更接近造型构思和化学勾兑,精雕细刻变得极为奢侈,磨具决定一切成为了工业时代的设计铁律。
而塑料制品的廉价,更在100年间让人们买了太多自己并不需要的东西,仅仅是因为价格便宜,塑料的,用坏了就扔,这种没有节制的消费观念伴随塑料工艺的不断改良而愈演愈烈。AC尼尔森在2002年做过一次有关塑料手表使用率的调查,全球15到25岁的女孩,平均每人拥有2.7块手表,至少有1.2块是斯沃琪,并且73.6%的姑娘平时根本就不带这块斯沃琪,宁愿让这块平均售价65美元的塑料块躺在抽屉里浪费电池。另一个例子来自于饮料界,可口可乐曾经在1970年代宣称玻璃瓶是最好的包装材料,只有玻璃瓶才能真正保持温度与气泡间的平衡,可90年代铝罐成本狂涨,玻璃瓶回收又让可口可乐难以全球化,于是塑料瓶被抬到了前台,当时《商业周刊》将此列为全球化的100个细节之一。而啤酒业却将此称为与饮料界彻底分道扬镳的标志,当时喜力啤酒的掌门人弗雷迪嘲讽道:“只有玻璃瓶和铝罐才能真正保证饮料中二氧化碳的压力,那些使用塑料瓶的饮料公司都暗地里降低了二氧化碳浓度,这也是为什么没有啤酒厂商会用塑料瓶,造糖水的家伙们只希望孩子们随身带着他们的饮料,拼命的猛喝,随手扔掉瓶子,因为瓶子很不值钱,然后街头自动售货机中再买一瓶。消费者仅仅是糖水商们的提款机,而不是饮用愉快的享受者。”
拿竹子跟塑料叫板:对话华硕设计主任萧铭楷
当大多数以塑料作为材料基础的消费品生产商,还在为如何满足欧盟ROHS标准,去掉塑料中的无机阻燃剂和溴系阻燃剂而发愁的时候。华硕却已经独辟蹊径的祭出了竹子和皮革,投产了Ecobook和S6Fm这两款笔记本电脑,这种对传统塑料以外材料的设计尝试,甚至要比华硕代工生产的OEM客户索尼和苹果更大胆。到底为什么要抛弃单纯的塑料,选择传统自然环境中的木头和皮革,要知道塑料是可以被轻易加工成任何形状,而竹子的工艺处理要复杂得多,竹子如何挑战流水线化的塑料外壳,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华硕电脑工业设计主任萧铭楷,竹子外壳笔记本电脑的构思者。
三联生活周刊:到底是什么动力催生了你们设计竹子外壳的电脑,是你老板下的商业命令,还是纯粹为了挑战设计概念上的极限。
萧铭楷:两年前华硕的设计部门搞了很多次内部讨论,希望找到一条不同于以往的设计理念,环保思维赢得了最多人的赞同。最初我们设计了皮革材料的S6笔记本,一张牛皮只能够生产六台电脑,材料上没有污染了,但是生态上并不完美,只能满足那些追求质感的少数高档消费者。而在尝试皮革材料大获成功之后,我们觉得真正环保的材料必须更经济,更绿色,而竹子恰恰是速生的经济植物,还很结实。工业塑料或者商业烤漆方式,硬度指标只能达到30,竹子居然能达到50,不比铝镁合金差多少了。
三联生活周刊:塑料在过去100年的流行,催生了工业化流水线的消费产品生产。而在此之前木头、皮革、棉布、金属等材料往往要依靠手工生产,你认为除了环保理念之外,是否存在一种对塑料类流水线的厌倦,物质消费变得过于大众,反塑料成为新奢侈主义的进化。
萧铭楷:为什么我们没有选择木头替代塑料呢,因为一棵硬木大树生长要很多年,按照现代化消费模式,地球树木迟早要被砍光的。皮革也一样,牲畜需要吃饲料,自然环境状态下根本无法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所以皮革笔记本更接近奢侈品。而竹子的速生性恰恰在经济性上弥补了皮革和木头的不足,更接近塑料的廉价,同时又具备皮革和木头那种特立独行的新材料主义姿态。塑料物品在我们生活中太多了,就算没有产生厌倦,也已经不再能引起人们视觉和心理上的偏爱。现在已经不再是50年前,大家已经不再信仰化学改变人类生活,物质消费品在数量上的极端丰富,催生新世纪的人们更钟情于品质。
三联生活周刊:在仔细的研究了你们竹子笔记本之后,我们发现真正使用竹子材料的部分只有几块,背面和侧面还大量存在着塑料零件。为什么不能彻底的反塑料一下呢?
萧铭楷:彻底抛弃塑料目前还不现实,用竹子绝对可以替代目前所有的塑料部分,但加工成本太高了,传统塑料生产工艺上的廉价压过了竹子材料本身的优势。至少目前看塑料还有很多无法被取缔的优势,尤其是在成本和大批量生产上。
三联生活周刊:除了皮革,竹子,这些替代塑料的自然材料外,你认为还有其他什么材料能够在商业化消费产品领域替代塑料?
萧铭楷:生物塑料和纸的潜力最大。生物塑料主要是有机玉米的工业副产品,属于未来派化学工业的一部分,至少比传统塑料依赖石油工业更绿色,尤其是DNA改造技术越来越进步,让生物塑料前途越来越光明。而我个人认为纸的潜力也不小,这种最传统的材料其实最环保,只要控制好纸材料的分子结构,纸一样可以很结实,甚至有可能出现纸汽车。实际上纸面对的问题不仅仅是防潮和坚固度,如何改变十几年来一直依赖塑料的工业设计习惯才是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