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RFID到了卡脖子的时候

(2006-03-21 22:33:08)
导言:当中国自己的3G标准TD-SCDMA还没有找到成熟的商业路线,WAPI的无线网络热忱被挡在ISO国际标准组织之外,无线识别辨识技术RFID又热闹起来了。
 
诺姆·伍德兰德(Norm Woodland)和伯纳德·苏沃(Bernard Silver)的条形码技术注册在1949年,而无线识别辨识技术RFID早在1948年就发明了出来,却直到2003年才因为沃尔玛的热衷而受宠。这也许是技术历史上颇具讽刺的时间差,却给今日的商业界又一次升级烧钱的机会,与裁员提高技术生产效率的理由。
 
最近NTT和数家瓷器公司在RFID技术上的合作,被当作RFID突破超市和流水线生产外的新案例。为了保证顶级瓷器组要在恒温下保存运输,当时NTT提供了一套贴在瓷器上具有温度传感器的RFID卷标,还给运送的卡车装上了感应器,于是粘着RFID卷标的瓷器浩浩荡荡上路,一路上感应器不断识别信号,然后通过3G手机把数据传回总部。这不仅让劫匪一筹莫展,更让运送的司机不敢轻易打开货物,任何温度的变化都可以被RFID识别出来。
 
普遍百姓似乎对于RFID技术还云里雾里。实际上IBM在电视上那则超市购物青年往风衣里面塞商品,到收银台直接领取账单,而不掏钱付款的广告,几乎成为了给中国百姓对RFID唯一的科普说明。尽管当今的中国超市依旧愿意雇佣低工资的收银员,而不热衷上马RFID识别技术,来加快物流管理速度,但是并不能妨碍2005年RFID在中国已经产生了近4.7亿元的市场,这个数字在2009年被预估会膨胀到58.7亿元,此后复合增长率至少得有65.6%。
 
而之所以2006年3月7日IDC特别召开了一次RFID在世界范围内应用状况的说明,正是因为中国的RFID发展到了卡脖子的时候了。目前国际RFID上主要是美国的EPC标准和日本UID标准,而在编码和通信协议方面每个国家又都试图书写自己的内容,全球经济一体化,尤其是中国全球工厂的现实,一步步将中国的RFID拉向了沃尔玛力推的EPC标准上。可EPC身后背负了6000多项专利,直接给全球的RFID背负上了高额成本。EPC更在自己的中国网站上公开收费标准,从5000元到40000元叫价不菲。这样的经济现实,让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企业,又一次领教了克林顿政府时期的技术生意经。目前中国技术界思考后应对的方法只有一条,在国际标准上增加几位代码,当国际RFID识别时候只扫描前面的标准位数,国内扫描则算上增加的代码,就如同中国图书出版界处理编码方式一样。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和RFID产业联盟委员会,成为了目前争论中国要不要设立自己RFID标准的两方,尤其是因为RFID对于全球通用性的要求,似乎比3G手机领域的TD-SCDMA,以及无线互联网上加装的WAPI更复杂,尽管其仅仅是一套简单的识别装置。于是要不要中国自己的标准,成为了3月份摆在中国RFID面前真正卡脖子的问题。
 
就在我们的政府部门和技术组织犹豫到底是不是给RFID列个中国式样的时候,美国的RFID护照已经准备发行了,自从2005年10月美国的外交人员拿到了第一本实验性的RFID辨识公务护照时,RFID技术洗刷全球的野心早就显露出来了。旧金山机场迫不及待的要当第一个能接纳RFID护照的空港,海关人员以后不用再审视护照的签证信息,以及核对各种编号和照片,RFID提供的只是一扫而过。从形式上就跟国内第二代身份证在安检中的应用差不多,但RFID所能包含的信息和识别能力,远非国内第二代身份证上的芯片数据那么简单。如果国家的权力机关要是滥用RFID,完全可以在每个门上都加装RFID识别器,这样的反恐怖主义思维早已经在美国国会进行过讨论。
 
而摆在RFID技术面前还不仅仅是如何保护隐私的问题。2月底一帮荷兰的技术专家又给RFID添了一项隐忧,当荷兰人将电脑病毒植入RFID芯片后,他们试着让被感染的RFID接受扫描装置的识别,结果这些病毒被传到了数据库服务器上,尽管这些良性的病毒代码没有危害,但从技术理论上RFID病毒很有可能扰乱一切,因为美国十分之一的大型超市正在把自己的库存管理RFID化。正如科幻作家卡特米尔在《生死界线》所写的那样:“我们又一次因为新技术,而处在了世界混乱的边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