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符号主义:一种权且称为iPod美学的东西

(2006-02-02 19:57:52)
分类: 稍微扯一点 就扯一点
鄙人对于美术的造诣,至少在画的层面,可能还停留在儿童画的水平,不像我同事性海洋,集体开会的时候能用圆珠笔写生素描,把若干同志画成一个风格的半裸体小蓝人。实际上据我有限的,浅薄的油画知识。拥有一种自己的画法,似乎是吃一生的招数,这从王悦之、陈1妃到方立均,都毫不妥协的在这种画法技术经济上循环。
而这两年苹果iPod泛滥性的流行,尤其是其特色的广告海报设计,似乎也在酝酿一种称为苹果美学,或者叫iPod美学的东西。半剪纸皮影的涂饰语言,流行文化元素的符号学人物,正在成为这场ipod美学运动的动力,也许在职业画家看来,这只是商业广告海报的一种美术派生,但是对于日趋复杂的网络基因的流行文化来说,这还是挺值得认真看看的一件事。就跟每天都有人特意看看google的logo变成什么德行一样。
 
iGod,阿门
80年代最性感的虚拟中国形象,大腿文化派生品
我最喜欢的反面人物,好有个性,摔坏了,noooooooooooooo
我小时候把这个故事叫做:《1只老鼠、4只海龟和一个黄衣女子的离奇故事》
通天晓不拿ipod,而是抱着“录音机”,而对应的反面人物“声波”,就戴ipod。
怎么喊来着,哈尤跟                          m大叔,可不是麦当劳大叔http://static.flickr.com/36/94502000_b63d72455c_m.jpg
这个是谁,看出来了吗?等着看第四集了。另外一个符号学意义更大,全球号称有几百口子专门靠研究这个人物的历史和未来吃饭。另外一个估计没续集了八

http://static.flickr.com/23/94501997_7a01df26eb_m.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