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远距离主义的奥林巴斯C740

(2003-06-11 23:53:32)
 目前人们对于数码相机的热潮似乎有些过渡膨胀,这可能跟全球性的数码热潮,以及国内新一代年轻人渴望记录自己年轻的新摄影心态有关。于是一次性购外,无需冲洗费用的数码相机自然倍受青睐。不过诸多数码相机厂商的各类产品,看似品种丰富,能够买足不同的人的不同需要,实际上使用过几款不同的数码相机就会得出自己的使用结论。

    最实际的一类人就是对于追求的数码相机随身携带,只有小型化数码相机能够满足要求,佳能的IXSC、奥林巴斯的C50和mju系列,还有索尼的U10、U20都能够满足这种要求。但是还有更大一部分人脑中固守着相机专业化的思想,于是像佳能G系列、索尼F707系列、富士6900成为了热门。但是长久的数码相机使用发现,对于一款好的数码相机的评价标准绝对不是那些简单的数据指标,而是实际使用中的细微体验。有机会借到奥林巴斯最新的c740测试,利用评价这款机器的同时,品味一下数码相机使用的心得。

C740的手感不俗 键位设计比较考究

http://publish.it168.com/2003/0605/images/30911.jpg

C740的身世

    2000年奥林巴斯曾经推出了一款庞大的C2100UZ,不过这款早期的数码相机居然仅仅有200万像素,却配备了10倍的光学变焦。正是因为拥有了这个10倍的光学变焦,使得C2100UZ热销不断。于是奥林巴斯才会在C700系列中延续这个10倍光学变焦的特点,不过早期的C700曾经被称为紫边王,因为取消了C2100UZ中特别的ISO防抖设计,加之早期镜头匹配等问题,C700拍摄的照片边框发紫相像严重,虽然在后来的C720和C730中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但是将10倍的光学变焦牺牲为了8倍,而且相机机体也硕大。而在2003年推出的C740和C750,对于C700系列进行了大幅度的改善,不仅缩小了外形,而且摒去了SMART卡的插槽,而单一化到Xd内存旗下。C740和C750是一个模子出来的批量产品,无别只在300万和400万像素,以及有无遥控器上。

用10倍光学变焦回应高像素热潮

    佳能将G系列的最新产品G5一下子提高到了500万像素,其中不仅仅体现出G3到G5,日本人产品命名中忌讳4的有趣现象,也体现出目前500万像素的诱惑。但是在高像素横行的年代,没有人仔细分析一下到底多少像素实用。这是因为在数码相机的实际拍摄中往往因为只有区区3倍光学变焦而汗颜,为了拍摄远距离的细致景象,不得不将相机的拍摄分辨率开到最大,然后在后期电脑处理上人为放大。尽管这种分析有些过于偏激,但是大量的高像素数码相机被设定拍摄1600x1200是最为普遍的事情,况且使用2000以上解析度的图片用途并不多,很多人甚至为了照片少占硬盘,而人为的将大图片再编辑缩小,这无疑得不偿失。

C740这个10倍镜头相机比仅有3倍的G2还要小巧

http://publish.it168.com/2003/0605/images/30912.jpg

    在实际使用中明显感觉到C740拥有的10倍光学变焦的优势,曾经比尔盖茨来华访问的时候,无数网站的记者渴望快速拍摄好的照片,但是当时新浪的装备是佳能的S30,而搜狐是富士6900。为了能够在保安规定范围以外拍摄到近距离的,甚至是特写的镜头,竟然成为当时最迫切的需要。相比倒是那些专业报纸媒体的专业摄影记者手中的大炮占了很大的优势,其实那些专业数码相机最大的胜出就在于镜头,此外快速的快门反应速度也是很关键,至少能够抓拍到很多细节。

3倍光学变焦下与长镜头的本质区别

http://publish.it168.com/2003/0605/images/30913.jpg


http://publish.it168.com/2003/0605/images/30914.jpg

    尽管C740仅仅拥有300万像素,在500万像素横行的年代显得单薄的可以,但是10倍的光学变焦还是能够迷倒一大批人。况且3倍数码变焦的组合,按照镜头上的铭牌标示,可以达到6.3到63MM的距离,而测试中显示能够达到35mm相机38-380mm变焦范围。这几乎是佳能最畅销的G2的7-21MM的3倍。

基本的专业:高低搭配的组合体

    当数码相机消费已经成为平民需求的时候,越来越多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数码相机的像素和外形上了,而往往忽视数码相机作为光学产品本身最基本的部件上。C740利用奥林巴斯在传统光学相机上积累的镜头优势,非球面玻璃镜片和ED(超低色散)镜片产生的色彩还原效果甚至比索尼推崇的蔡斯镜头还要好。整体感觉奥林巴斯的数码相机色彩比佳能要锐利,而比索尼要柔和,基本上介于二者之间。电子取景器和1.5英寸彩色LCD的双监视配置,这大大不同于目前流行的光学取景器配LCD设计,虽然各有利弊,但是使用经验告诉我,电子取景器很多时候要比光学取景器更亮,可以全天候使用。新一代的奥林巴斯已经完全转换到奥林巴斯和富士联合开发的新xD卡存储介质上来了,至于xD卡的优略已经有过很多评析,不过目前要将C740仅有的16MB内存扩展是必需的了,尤其是在使用C740的连拍功能以后,按一下最多5张照片,即便是用1600x1200,也明显感觉到限制。

    奥林巴斯特别宣传他们所与独有的TruePicTM 技术和热插拔技术,使得C740不用连接电脑,直接就可以在对应的打印机上打印出8" x 10"或大的高品质照片来。甚至在相机上设计了直接打印的快捷键,但是要知道,对应的专门打印机是来自于奥林巴斯,而且价格不菲。也许这就体现出日本厂商一贯的狡猾。叫用户先买便宜的相机,而一旦对配置希望提升,那镜头、电池相比的昂贵就在所难免了。从开机到拍摄第一张照片的时间在7秒钟,迅速的快门反应速度出乎意料的快,并不像大多数家用数码相机那样“肉”。虽然有删除快捷键设计,但是如果要回放已经拍摄好的照片必须开机,也就是说必须将镜头伸出来,这无疑麻烦且浪费电能。C740设计的手动的调节360度转盘,加之可以调节快门速度,使得C740在手动功能有一些独立性,但是在傻瓜化数码拍摄流行的今天,更多的人喜欢直接按下快门的AUTO功能。

满桌子的杂志 充分的体现出C740拍摄画面的层次变化

http://publish.it168.com/2003/0605/images/30915.jpg

    C700系列的闪光灯设计为翻盖模式,虽然节约了体积,但是在没有翻开闪光灯盖以前默认是关闭的,至少需要用户熟悉一个使用的过程。此外由于配备的是4节1700毫安的Ni-MH大大平抑了以往锂电池在重量上的尴尬,好在因为不适应翻盖模式的闪光灯,而且大多数拍摄的时候更爱使用电子取景器,而非LCD,所以在充满4节电池的情况下,连续拍摄的200余张还有不少电力。为了拉开产品市场定位的差别,C740和C750被人为的区别开了,不过在测试的C740相机前面板上,我们还是可以找到红外接收口,而且软件设计和快捷建中也有自拍功能,只不过是奥林巴斯将遥控器“藏”了起来。

 


奥林巴斯镜头: 6.3~63mm, F2.8~3.7, 11片7组(相当于35mm相机的38~380mm镜头)
摄像元件    1/2.5英寸CCD, 330万总像素
光学变焦   10倍(加1-3倍数码变焦可达30倍)
感光度   自动: 约ISO100~400, 手动: 约ISO100, 200, 400
连拍   常速: 每秒1.4张最多可连续拍摄11张(HQ模式)  高速: 每秒2张最多可连续拍摄3张(HQ模式)
拍摄动画(使用使用16MB或以上xD卡)   约48秒(320x240,HQ模式), 约211秒(160x120, SQ模式)
取景器  0.44英寸TFT彩色电子取景器, 约18万像素
液晶显示屏 1.5英寸低温TFT彩色液晶显示屏, 约11.4万像素
外形尺寸  107.5(宽)X66(高)X68.5(深)mm(不包括突出部分)
重量   295克(不包括电池和卡)

存储数量  (使用16MB xD卡)
2048 x 1536—TIFF: 1张, SHQ: 8张, HQ: 20张
2048 x 1360(3:2*)—TIFF: 1张, SHQ: 8张, HQ: 22张
1600 x 1200—TIFF: 2张, SQ1(高): 11张, SQ1(普通): 32张
1280 x 960—TIFF: 4张, SQ1(高): 17张, SQ1(普通): 49张
1024 x 768—TIFF: 6张, SQ1(高): 26张, SQ1(普通): 76张
640 x 480—TIFF: 16张, SQ1(高): 66张, SQ1(普通): 165张
3200 x 2400(放大尺寸) —SHQ:2张, HQ:8张
*3:2是影像长x宽的最佳比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