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天府布衣1938
天府布衣1938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1,093
  • 关注人气:77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3故乡行之八:哭笑不得!

(2014-01-18 11:18:38)
标签:

安仁镇

安仁中学

原创摄影

孔裔国际公学

杂谈

分类: 故乡行

  这次回成都市郊的老家——大邑探亲,如前所述,游览了家乡周边许多过去未曾到过

的景点和古镇,品尝了意犹未尽的许多家乡美食。开心,非常的开心。

   但是,有一桩寒心的遭遇,令人哭笑不得  

   下面,就跟朋友们说说这件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布衣不吐不快

   安仁镇,这个隶属成都市、大邑县的古镇,是我唸高中时的母校——大邑中学(原文彩中学,后来的安仁中学)所在地。那里,有我美丽的校园,优雅、恬静的图书馆和大礼堂,有我敬爱的老师,有我同窗的同学和好友;那里,刻烙有我抹刷不掉的记忆。是的,我的安仁中学母校情结是永远也磨灭不掉的啊。

   所以,我这次回家乡,听说我的母校——安仁中学原址被卖了!原安中已经从近70年历史的老校园搬迁了!震惊之余,就特别想另找时间,专程去学校的原址看个究竟。

    于是,我特地找了个星期天,独自带上卡片机,从崇州出发,乘4.5元的公交中巴车,特地去到了安仁镇。如今的安仁镇变化很大,我已经找不到去母校的老路了,便换乘一辆摩托三轮车,请驾车的师傅送我去我的母校——安仁中学。当那位师傅把我载到一个临街的、挂着“成都孔裔(英美)国际公学”门牌的学校门口时,他告诉我,到了!我下得车来,看着校门上的牌子,傻眼了!我的母校呢?我的母校呢?!我母校的老校门在哪里?老校门外的大操场在哪里?母校的另一道有钟楼的校门又在哪里?显然,我已经找不到了!可这的的确确是原安仁中学所在地,这个门大概是另开的吧。

    有些局促不安,既然已到了母校,当然要进去看看。当我刚走进校门,就从收发室里走出一个约三、四十的男子,是门卫吧。他拦住我,历声问,你找谁?我平静的说,“我不找谁,我认识的人早已不在这里了。我是1956年在这里高中毕业的安中老校友,从北京回乡探亲的,想进去看看我的母校,我给你看身份证”。这一说不要紧,他居然来了气,态度十分蛮横的冲着我吼道:“我认不到你(四川话,意即不认识你)!什么你的母校!你没看见门口的牌子呀,这里已经是私人的学校了!”。我回他说,“你当然认不到我,我1956年就在这里高中毕业了,你这么年轻,怎么可能认得我?我只是进去看看,寻找曾经的记忆,拍几张现在母校的照片。今天是双休日,也不会引响任何人的”。他还是坚持那句话,认不到你,不许进去。我又耐心地对他说,你做门卫的,卫护安全,是你的职责,你看我这个安中的老校友,会有什么安全问题吗?”。这下他更来劲了,反复粗暴的喊:我认不到你,认不到你,什么老校友!安中已经搬走了!找安中去新校址。要找这里的人,就必须打电话叫他出来。绝对不能让你进去!”这下,我也来了气:“你这人怎么不通情理?新址安中与我有什么关系!我是来看我母校原安中校园的。打电话可以,你把你们校长的电话给我,我马就打,不信他能不让我这个远道来的安中老校友进去看看她的母校!”。可他又拒不给我他们校长的电话。这时,从外面进来了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先生,了解到我已经离开安仁镇多年,不识路了,要找老安中的大校门,大操场和钟楼,便详细地告诉我:如何从外面的大街上,去找安中老校门、大操场和钟楼的路径(其实,从这里穿出去就是)。他劝我,算了,别给他理论了,很多事情都是无理可说的。无奈,我只好退出校门。我苦涩,郁闷,悲凉,心里直犯嘀咕:对一个原安中的老校友,为啥如此横眉冷眼、凶神恶煞的啊。

   顺着那位好心人指导的路,拐来拐去,经过一条“古玩一条街”(从前没有的),终于找到了我那非常熟悉的母校大校门和门外的大操场。旦见那大校门和大操场还在,只是被重新“打造”过了,在大操场的外侧,我在读的时候,是一条小溪,现在新加了一道门(如图1),现在的门上面,标的是“孔裔国际公学”。啊?!我的母校改名换了!真的被卖了?!这真叫人难以置信!可事实就摆在我面前,我们的母校老安中的美好校园,的的确确是被别人占据了,没有了! 姓孔了!为什么一个成都地区,赫赫有名、颇具人文历史底蕴的原私立文彩中学,解放后成为国有、公立的大邑中学(我在读时期)、后又改为安仁中学美丽校园、会原封不动地说卖就卖了?!变成了什么“孔裔”的、国际的、收取高额费用的私立(贵族)学校了呢?这难道是国家的需要吗?是城市的规划吗?是为了人民和师生们的利益吗?但凡对安中怀有深厚感情的、有良知的安中校友,谁不为眼前的景象感到愤懑、痛心?!这不能不说是我们老校友们的失落和悲哀.....。

   此时的我,百感交集,真的想哭。我在母校的大门外徘徊了许久,不忍离去。但我还是不死心,又上来了要进学校看看的冲动。但前面遭白眼,被拒之门外的遭遇,被毖了一肚子的气还心有余悸的啊!但是,仍然不甘心,鼓了鼓气、怯生生地走到这道大门的门卫面前,试探着,把我对前面那道门的门卫说过的话重复了一遍,并出示了我的身份证。这位门卫的态度还比较要好一些,虽然同样的不让我走进学校,但他同意我,在校门附近、他的视线之内拍照。我虽然仍旧不能自由地走进学校、与母校亲近;虽然只能远远地望着我的母校,深情地给她拍照,但这里的门卫比起前面那个蛮横的,要好多了。

   我勉强在现在这道校门外,隔着被矮墙围起来的老操场、拉近镜头,拍了几张仅有的、原来我在读时的大校门图片(图1.因为用的是普通的卡片机,不够清晰)。 

下面是我当天拍到的:

        图1.

2013故乡行之八:哭笑不得!  

   图2.我亲爱的母校改名换姓了!那校门上原来“安仁中学”校名(图9),如今变成了“孔裔国际公学”!

2013故乡行之八:哭笑不得!

  图3.这是上中的校门背面。

2013故乡行之八:哭笑不得!
    图4.原来的大操场边,筑起了一道围墙(以前的大操场没有围墙,这里是一条小溪),落款是.....
2013故乡行之八:哭笑不得!

  怏怏离开这道大校门,顺着新“打造”的安仁旅游古街,再接着寻找我熟悉的、母校的另一道有钟楼矗立的校门。当我找到这道门时,同样是,被门卫拒之门外,只被允许到钟楼前面拍摄。他们这是奉上司的旨意,只能如此了。

     图5.安仁中学的校园 变成了“孔裔(英美)国际公学”,虽然那门内的钟楼依然矗立在那里,但原来上面的安仁中学校名(参看图7),变成了“仁者安仁”。

2013故乡行之八:哭笑不得!
   图6.这道校门内的钟楼,是当年文彩中学的落成纪念塔。那钟楼上原有的安仁中学四个字(参看图7,如今变成了仁者安仁四个字。我深情地拍下了我熟悉的钟楼,她好像在向我诉说着什么.....。  
2013故乡行之八:哭笑不得!

   图7. 是我1996年,我利用小女儿大学毕业、将要走上工作岗位前的空档,带着她回到家乡、来到我的母校时,在钟楼前留影(那时,还没有数码相机,本片是用老照片翻拍的,不够清晰)。时年,我58岁(手里拿的是扇子)。那时的钟楼,周围没有图6中的铁围栏,钟楼上,书的是安仁中学四个大字。现在,那安仁中学的校名,已换成了仁者安仁(图6)了。

2013故乡行之八:哭笑不得!

   那一年,我自由地、欣喜地走进母校。本打算去看望我的班主任、高老师和各科任老师的,但却只见到了教我们体育课、已是耄耋之年的张老师。而其它老师,上调的上调,故去的故去,都没见着。我与张老师合影留念,并请张老师共进了午餐。师生40年不见,分外亲热。饭后,张老师还兴致勃勃地陪同我们,步行去刘氏庄园的老公馆(刘文彩的公馆)和新公馆(刘文辉的公馆)参观。其实,我早就多次参观过刘氏庄园,这次,主要是带女儿来参观的。那天,还从张老师那里,得知我的班主任、教我们三年语文(当时,我是他的课代表)的高老师,已在1957年的“反右斗争”运动中自杀了.....。

   遥想那1943年,当地大土豪、大地主刘文彩捐建这所校园优美、师资、教学、生活设施一流的完全中学——文彩中学的时候,这些孔裔,这些洋人们在哪里?新中国成立后,文彩中学收归国有,更名为大邑中学(我在读时期)后来又更名为安仁中学,经师生们近70年的努力耕耘,当这所学校不断发展壮大,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大学生和各类国家建设人才、桃李满天下的时候,这些孔裔,洋人们又在哪里?

   可是,我看到在校门口、这个“国际公学”所谓的校史介绍展板上,他们所宣扬的、他们的所谓校史,却完完全全是我们安中的校史!你 成都孔裔(英美)国际公学”明明是2013年2月才开办的,谈得上什么校史?我安仁中学的悠久校史,怎么冠冕堂皇的、统统成了你的校史了?!即便是你财大气粗,买得下安中的校园,还能把安中的人文历史和安中的灵魂都买了吗?真是大言不惭,恬不知耻!!简直是在开国际玩笑!

  请看图8:他们恬不知耻的校史宣传展板。

2013故乡行之八:哭笑不得!

   我在网上查了一下落户安仁镇的“成都孔裔(英美)国际公学”,是“孔裔教育集团”在继青岛、天津之后,开办的第三家私立学校。什么把中国传统文化和国际教育结合的成功学校,什么学校翻开了历史新篇章,无论你们吹得多么花乱坠,说白了,实际就是一个“钱”字!你们利用安仁中学的优美校园和悠久的人文历史,以及她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名声,谋利、赚钱!不是吗?你孔裔教育集团”办学校,好啊,有本事就在安仁镇置地、建房、新修校舍、赚你的钱呀,可你偏偏看中了我们美好的母校、安仁镇上这颗璀灿的明珠。你夺人所爱,不惜伤害国人、特别是数万安中老校友的感情,楞就把我们深爱的母校占有了!你们这不是有损人利己,巧取豪夺,盗名窃誉之嫌么?  

  我当时在网上查了一下,这个所谓的孔裔(英美)国际公学地地道道的贵族学校,在此就读的国内、外学生,每人每年需交  143000元(人民币)/年,其中:

   学费:   118000元(人民币)/ 年

   杂费:    10000元(人民币)/ 年  

    住宿费:  15000元(人民币)/ 年   

    有人给我介绍,连同伙食费,教材费等费用,每位在读学生,每年约需要20多万元。

  这么一来,原本是普通百姓共享的优值教育资源和教学环境,现在,只属于极少数有钱人的了!把原安仁中学迁走、将原安仁中学校园这块宝地拱手出让?这是谁的决策,理由是什么?这究竟是为什么?为什么?是因为钱吗?请问,是不是只要有人给钱,就可以把自己的兄弟姐妹,老婆孩子,父亲母亲,祖宗八代都卖了?如果让这些人掌管有国家大权的话,是不是也要把国家利益也都出卖了呢!那些出卖安中的人,连安仁镇就这么点宝贝都守不住的人,就不怕背上败家仔的骂名么?

   人在做,天在看,钱,钱,钱,钻进钱眼里的钱迷“老爷”们,统统见鬼去吧!

  

   附录:我的母校——安仁中学

   其前身系当地的大地主,大土豪刘文彩,1943年耗资200万美元(!是上个世纪、40年代的200万美元啊)始建、1945年正式开学的一所历史悠久的完全中学—-文彩中学。该校是聘请德国专家设计的,因此,在传统建筑风格中,安仁中学透着西方建筑美学的精髓。

 该校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她在文彩中学时期,一开始就拥有一流的、功能齐全的教育设施和生活设施,为此,曾专门在学校附近,修建了一个小型发电厂,在四川其它学校都用煤油灯的时期,文彩中学的师生们就用上电灯了。

  学校占地150多亩,建筑面积达3.5万平方米,绿化面积5.5万平方米。其规模实属罕见(当时中学面积一般不会超过10亩),她完全是按照一所大学规模建设的。而在我的记忆中,我的母校校园,垂柳成荫,苍松翠柏,冬青夹道,鲜花盛开,满目清翠,鸟鸣伴读,书香四溢,是文化底蕴极厚的校园。清一色的平房教室和实验室,教研室,办公室,大礼堂,图书馆,音乐室、钢琴室,校医室,学生宿舍,食堂,浴室排列有致。而大礼堂,图书馆的独到、优雅和规模,在成都平原屈指可数。当年的安仁中学,是四川规模最大的、以中式建筑为主、中西式建筑相融合的校园,40幢校舍建筑、400米跑道的大操场、德国钢琴……完全可以说她是西南地区最好的中学。

   记得我在校就读时,成都附近、其它区县都还没有高中,该校是对成都平原的温江专区10几个县招生的。住读。是川西大地莘莘学子求学的神圣殿堂。这所软、硬件一流的校园,是响当当的成都市的重点中学之一。

   近70年来,安仁中学桃李满天下,已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毕业生和大批栋梁之材,他们遍布全国,远及重洋。 

   现如今,安仁中学已被其迁出原址,至千禧街民安社区居委会附近,这在我的心目中,现在的新校址,只不过是一所与我豪无关系的、陌生的新学校而已。

   悲哉!美丽的安仁中学!哀哉!我美丽的母校,人文的母校,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母校!可悲可叹的母校!

  我在2009.12月17日的天涯社区,看到有一个叫“渔樵放歌”的校发出的:名为《急!!!救救我的母校——大邑安仁中学》的帖子,质疑“母校(安仁中学)要“搬迁”,要卖,扼叹“新校区根本无法承载安中之魂”!那时,有人出来对“渔樵放歌”所发的网帖反驳和声明,说该校友在网帖中说‘政府要将安仁中学出卖’属子虚乌有、胡说八道。那么,面对今天我看到和听到的现实情况,他们又该作何解释呢?能不能也有人出来,给国民,给安中的老校友们一个交代、一个说法呢?!

   下面,请朋友们看看我美丽的安仁中学老校园吧:(图片来自网络、或其它校友,在此向他们致谢)。   

     图9. 中西交融风格宏伟大门,如今已经被改名换姓!图2 对照一下,那安仁中学四个字已经换成孔裔国际公学”)。

2013故乡行之八:哭笑不得!

2013故乡行之八:哭笑不得!

    典雅,古籍飘香的图书室 

2013故乡行之八:哭笑不得!

   另一道校门内、逾花甲、近古稀的钟楼。经风雨,历强震,依然屹立。这是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安仁中学的前身、文彩中学落成纪念塔,早已誉为安仁古镇的标志性建筑。虽然,钟楼的大钟已不知去向,但塔内的纪念碑却仍然铭刻着安中的历史。

2013故乡行之八:哭笑不得!

             2013故乡行之八:哭笑不得!  

   翠柏掩映的校园和千人大礼堂。这座由德国专家设计的礼堂,代表了民国时期川西建筑的最高水平,30米横跨,无柱自举;十米高耸,无梁自固。

2013故乡行之八:哭笑不得!

   

    幽雅静谧的教室和实验室。

2013故乡行之八:哭笑不得!

   

2013故乡行之八:哭笑不得!

2013故乡行之八:哭笑不得!

 
2013故乡行之八:哭笑不得!
2013故乡行之八:哭笑不得!

     校园即花园。

2013故乡行之八:哭笑不得!

      

    整整齐齐的一长排教研室和办公室。

2013故乡行之八:哭笑不得!  

    我的母校—安仁中学是不是很美,很不一般啊。当年,别说是中学,就是大学,能与她媲美的,恐怕也不多吧。正因为她美,她好,她一流,她出众,她有人文价值,她有利可图,就有人打她的主意:有人为生财之道将她买下(?),欲将她变成他们的摇钱树;时,有人见钱眼开,双方一拍即合。于是,就顺理成章、堂而皇之地把她给卖了,买了!?!近70年历史、面向普通百姓、美好的安仁中学校园,轻而易举地就变为只有极少数人才能入读的私人贵族学校了;原安中人、老校友,也只有被横眉冷眼、拒之门外的份了,如此这般,能不叫人痛心,寒心,愤懑吗!

  我母校——安仁中校的往昔今朝,近70年的历史:由姓私、姓刘(1945至1949,5年)——姓公,姓国(1949至2013,64年)——姓私,姓孔,姓洋(2013至今),是多么的具戏剧性,讽刺性!又多么的无情!无奈!

  我母校的历史,反映的是时代的变迁,社会的缩影,折射出来的社会现象,是不是值得国人深思?据说,我们校友们的组织——桃李基金会(我也曾捐过款)力图阻止过,但这是政府行为,胳膊拧不过大腿,无可奈何。不知道这一买一卖当中,是不是也包藏着贪腐的鬼影、钱权交易的祸根?

  想我那天,生了一肚子的气,至今,仍然满脑子都是疑问、百思不得其解,真的是哭笑不得,很不开心。

      

    (故乡行,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