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启蒙趣事和我的启蒙老师周志文 (上)

(2009-09-10 16:16:25)
标签:

教师节

启蒙

启蒙老师

周志文

情感

分类: 回忆录

               适逢教师节感恩随笔之一

 

   在我刚满5岁(1943年)的时候,村里来了一位教书先生,名叫周志文,外地人。这之前村子里是没有学校的,要到村外5、6里地才有一所乡中心小学。那年代,正处在抗战时期,四川虽没有直接遭到日军占领,但它是抗战的大后方,如我那篇“川军抗战”的博文所述,因为支援前线,川人所负担的人力、物力、赋税是沉重空前,老百姓简直压得直不起腰来,何谈送孩子上学?

   周老师到来后,借村里的郭家祠堂作为校舍,挨家挨户地去招收学生,免费让村里的孩子们上学,(现在回想起来,周老师有些像电影“革命家庭”里的欧阳梅生似的人),那时,我才5岁,又是女孩子,加上我父亲去世早,母亲艰难地拖着四个孩子(我是最小的,大哥也只有15岁。我父亲生前是位私塾先生,兼种田,他的封建意识很浓,根本不可能让女孩子上学,我姐姐就没有上过学,父亲只让两个哥哥上学),根本不可能有让我上学的念头。周老师他见我家的情况,考了一下我的智力,便多次来说服我母亲,不怕给自己添麻烦,破例(不到上学年龄)收我入学,完全是对我家的照顾和帮助呀!我见周老师很清秀和蔼,也很乐意。

  邻居长辈们听说我要上学了,都为我母亲高兴,可是,不知为什么,他们总爱逗刚要去上学的小孩说,去上学第一天,要“穿鼻子”(就是像牛那样)。记得去上学那天,我穿上干干净净的衣服,背上母亲给我缝的新书包(其实里面就一本学认字的小薄本),但我心存“穿鼻子”之说,还是扭扭搭搭,不肯上路。母亲一再劝说:那是逗小孩的,连根没有的事。连哄带诱,牵着我好不容易到了学校,这时,周老师早已站在校门口迎接学生们到来,他非常和气地抱起我,把我接进学校。哇!学校的人还真不少,有我认识和不认识的、比我大许多许多的大哥哥,(怕有十好几岁了吧),也有比我大一点点的小哥哥小姐姐。我被分在靠周老师寝室的一年级教室第一排座位。整个上午,我一直是提心吊胆,东张西望,防着“穿鼻子”。过了半天,可也没见有穿鼻子的事发生,中午放学的时间终于到了,我正想着:嗨,都是那些大人吓唬我,哪有穿鼻子的事?便如释重负,高高兴兴地跑出了教室去排路队(放学时,周老师把学生按住地分队,由大一点的孩子带领、照顾)。突然,我看见周老师的胸前亮晃晃的挂着一条长长的、细细的链子,心想:不好!那一定是穿鼻子用的链子!于是,扭头就跑,一股脑钻到教室的课桌底下,躲藏起来。可能是周老师发现队里没有我这个新来的、全校最小的学生,一问我们班的同学,有同学告诉他,我跑回教室了。周老师一面喊着我的名字,一面到教室里来找我,当他发现躲在课桌下的我时,便伸手来拉我时,我更是吓得要命,(哭没哭记不清了),拼命抱住课桌旁的一根柱子就是不出去。记得周老师非常耐心,非常和蔼地问我为什么不出去集合排队?当他知道是因为怕用他带的链子穿我鼻子时,笑得是前扑后仰,然后拿起链子上的口哨,轻轻地试吹了几声,又把那口哨带链一起从脖子上取了下来给我看,跟我说,这是穿哨用的链子,吹哨是叫同学们全体集合点名,放学排路队回家。啊,原来如此!我这才恍然大悟!这时的我,怕是不怕了,但又觉得自己很丢面子,怕同学们知道了笑话我,所以低着头很不好意思地站到队里去。周老师集合好队伍,讲完嘱咐大家的话,却对我刚才的事一字未提,便护送同学们过了学校前面的小河后,才转身回校。

  从此,我再也不信有什么“穿鼻子”的事,只要听到有人给“发蒙”的小朋友,说“穿鼻子”的话,我就会站出来说:骗你的!逗你玩的!没有的事!

  这件事,我当时觉得挺丢人的,不让母亲在人面前提起,可长大后想起来,倒觉得好傻,好有趣,好可笑!

   因为有周老师,才有我的“启蒙”,有了这个“启蒙”的开端,才有了我之后的人生历程和今天。周老师是我的第一位恩师。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