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钮文新
钮文新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9,605
  • 关注人气:32,54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钮文新:高度关注大宗商品价格和债务违约的恶性循环

(2021-04-19 23:31:10)
标签:

财经

股票

美国

银行

杂谈

最近,一家第三方研究机构发布的“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一季度,在“非标债项”方面共199只产品发生违约风险。其中,信托计划产品101个,私募基金产品48个,基金专户产品12个,集合理财和债权计划产品6个。可见,信托计划产品占比超过一半,再度成为重灾区。

这样的数据与历史比较是多是少?这家机构没有说明,但它依据“企业预警”的公开信息统计,今年一季度,“非标债项”违约46只,金额超过1亿元的资管产品共27只,其中信托产品占绝大多数,共21只;私募基金3只;银行理财1只;其他2只。超过10亿元的大额违约产品2只,其中,中信信托旗下的“中信·中信银行-天宝矿业信托金融投资项目1601期单一资金信托项目信托计划”,涉及金额26亿元;另外一只为“招商资管股融宝8号定向资管计划”,违约金额10亿元。

还有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是:今年以来,开发商在“三道红线”以及房地产调控政策加码之下,融资难度进一步加大,违约风险明显上升。与此同时,城投公司也成了违约“重灾区”。这家第三方研究机构认为,今年一季度开发商和城投公司违约较多,简单从融资方名称来看,涉及房地产开发商的“非标债项”31个,涉及12家城投公司的“非标债项”14个。

其实,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城投公司债务。因为,作为地方建设项目的抓手,在连续多年的积极财政政策之下,其债务负担已经很重,尤其是项目投资期限和资金期限存在严重错配的背景之下,城投公司几乎100%都需要通过“借新还旧”的方式化解流动性风险。但现在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基于“降低地方政府债务杠杆”的政策,投资者对地方政府债务、尤其是城投债务的信任度会受到较大负面影响,这势必导致“借新还旧”的路径受阻而形成债务违约。据这家第三方研究院调查,上述情况的确存在。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因素,必定会对中国债务违约构成“雪上加霜”的影响。这个因素就是:国际大宗商品、国内原材料价格上涨。毫无疑问,原材料价格上涨必然导致所有制造业企业、建筑企业、城投公司等购进原材料所需贷款规模相应增加,同时,在银行也得不到资金支持的情况下,银行信贷和市场资金的紧张程度必然大幅提高。如果此时此刻,再加上压低地方政府债务杠杆的政策,所有金融机构势必首先掐断城投公司“借新还旧”的需求,从而导致城投公司资金链断裂,违约暴涨。

不只是城投公司,一些过度依赖“借新还旧”的中小微制造业企业是不是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当然。这正是我们最近三番五次强调:货币政策必须尽快转变思路,千万不能让中国经济掉进“债务通缩”陷阱的关键所在。

必须特别注意:在越发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保持中国经济行稳致远是头等大事;必须特别注意:万一中国经济出现大的闪失,救助成本之高难以想象,至少将远远高过历史任何时期,因为这样的闪失必会招致“落井下石”之石暴雨般袭来,而接住这些“石头”的代价难以想象。

所以,再次呼吁金融管理当局:必须充分研究中国经济特色,并充分尊重其基本原则和发展逻辑,把控好政策方式、时机、力度以及结果控制,坚决制止中国金融“制造风险、放任风险,然后再治理风险”的恶性循环。否则,我们的经济代价太大、经济结果偏离经济目标的概率太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