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IPO新规给力

(2013-12-02 14:09:59)
标签:

杂谈

 

本次新股发行改革已经触及到股市灵魂,可圈可点。至于市场表现,我认为是许多人对此次改革的理解尚不深入。其实,如果信息是上周五出现,给市场更多一点时间去理解,那效果应当会好得多。当然,今天的市场表现,我们不排除借机洗筹,为市场转换风格的继续铺垫。

还有一个一直困扰股市的问题:市场利率过高!到目前为止,央行没有让市场利率回归正常水平,这对股市是最本质的伤害,任何股市方向的努力都经不住高利率的破坏。比如优先股,如果市场利率过高,优先股发行必然受到阻止。因为,优先股的风险等级毕竟高过银行理财产品,如果理财产品收益高达5%,那优先股收益率至少要达到8%才可以被市场接受。今天有报道说,银行理财产品5、奔6、冲7”,这不是对金融市场巨大伤害?

当然,我们质疑高息的可持续性,它不可以长期存续,或许也正因如此,我们看到当国人纷纷退出市场之时,外国人却大量涌入A股。香港新闻报道说,RQFII和在港QFII额度已经用完,正在等待进一步的额度扩张。这样的市况与内地投资者心态现成鲜明对比。我们每次股市大涨之后都说QFII抄了A股的底,但这怪不得人家聪明,而只能怪我们自己太笨。

我对此次IPO新规赞誉有加,原因是它触及了中国股市的深层问题。比如,投资者和融资者的关系问题,我认为,这次改革取得了巨大突破,市场天枰开始投资者倾斜,这一点我们无论如何都要看到。再比如,新股发行机制开始放射到市场制度本身的变革,除在询价、定价环节清除融资者倾斜机制之外,证监会还要求交易所研究新股上市首日开盘价和交易过程做出新的制度安排。一系列的机制安排都是技术性安排,这就对了。这说明我们的监管者开始更加重视市场机理的研究,更加重视市场本身的机制建设,这其实才是现阶段深化市场改革的必然要求。

我们有些人理解问题,过于市场原教旨主义,好像一切经济问题一放了之才是真正的市场化。比如在发行审核环节,是核准还是审批?审批制当然有问题,但不审批是不是连核准也不要了?我看不行。美国如此发达的市场经济,市场自然的约束机制已经十分健全,但大型金融机构不是一样在行骗?上市公司不是一样造假?

我认为,对股市而言,有人多把一道关,总比没人把关好,让投资者自己判断,那不符合中国股市的实际情况。有人把关尚且问题频出,没人把关就会比现在好?我得不出这样的结论。所以,对中国股市而言,问题的关键是公平,是上市公司地位与投资者地位的平等,是约束以大欺小,倚强凌弱的病态,而其它都是小事。

我们多次强调,中国股市畸形的关键是操纵。上市公司上市背后有人操纵,新股发行定价背后有人操纵,上市首日开盘价有人操纵,二级市场股价有人操纵,等等。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操纵?原因是我们股市的各个环节从机制上就为操纵留下了太大的空间。不过,我们现在应当看到了,此次IPO新规至少在新股发行定价、以及新股上市的衔接点上大做文章,尽管有点显得过于复杂,但我认为这是有效的。

IPO新规大大提高了公司造假上市的成本,大大提高了市场透明度,大大减低了公司低质高价的可能性,大大压制了一级市场股票的投机性需求。这都是重大的进步,都是关键性的进步。所以,我希望股票市场投资者应当看清真伪,为中国股市能够进行如此深刻的改革喝彩。

当然,股市行情是另一回事。因为,它不完全取决于股市自身的改革,而当下关键是货币政策的正确与否。可以肯定地讲,货币政策才是决定股市走向的决定性因素。

本着为中国股市扫雷的宗旨,着力为中国投资者营造放心投资,舒心生活的美好环境,CCTV证券资讯频道联合商务部研究院及各城市责任媒体共同发起——中国证券投资放心工程,敬请广大博友积极参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