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香港1月28日的消息说,高盛第四次减持工商银行H股的行动已经开始,此次减持规模估计约为13.4亿股,售价大约为每股5.77港元,与工行H股周一市场收盘价5.95港元相比较,折让3%,以销售文件的美元汇率计算,此次抛售套现77.6亿港元。
高盛2006年4月入股工商银行。当时工商银行在香港进行首次公开招股(IPO),高盛投资团的三家投资方与工行签订入股协议,以295亿元(港币,下同)买入工行10%的股份。入股3年之后,高盛开始出售工行股份,2009年6月首次减持,沽出了禁售协议中所允许减持的所有股份,价值148亿元;此后的2010年10月,以每股5.74元再次减持30.41亿股,套现174.56亿元;2011年11月,再次以每股4.88元减持17.52亿股,抛售套现85.5亿元。现在是第四次,抛售频率每年一次。
不只是高盛,在香港股市抛售中资银行股的外资机构几乎覆盖了所有当年的“战略投资者”。而这样的抛售恐怕也无可厚非,表面上明显是冠冕堂皇的商业行为。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国际金融机构手和嘴的差异。而这种“唱多做空、唱空做多”的行为我们早已屡见不鲜,连国内媒体都懒得报道了。
不过,我还是想提醒中国股市投资者注意,在A股市场引入做空机制之后,未来股市注定会出现许多奇妙的景象。就像过去“多头庄家”用虚假信息拉高股价一样,未来一定也会出现“空头庄家”用虚假信息打压股价的事情,而且会越发频繁。
今天媒体披露的消息说,贵州茅台的遭遇很可能是恶意狙击。
2012年12月10日,某位美籍人士购买了53度飞天茅台,并于次日送到美国相关机构进行检测;
12月13日,一个名为“地面静风”的账号在雪球网注册,当晚,这位神秘人一口气关注了4只股票和4个指数,其中就包含了“贵州茅台”;
12月28日,经过7天的实验室检测,美国机构出具了一份报告。报告显示,两瓶53度飞天茅台邻苯二甲酸二酯(DEHP)含量分别为1mg/L和2.6mg/L。
这还不算完。12月19日再度送检了一瓶30年年份的茅台酒。但是,结果令其失望,2013年1月21日得到的检测结果显示,30年年份茅台酒DEHP含量为0.499mg/L,低于我国卫生部相关物质最大残留量的标准。
茅台酒检测报告正是被“地面静风”披露,这使得继内地、香港之后,美国上演了塑化剂风波蔓延的第三季。
我并不认为“塑化剂”是如今白酒板块股价表现的主要原因,而其真正的原因是白酒需求预期的改变。但是,“塑化剂事件”毕竟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而这其中扑朔迷离的“雾景”更是给人以幻觉。
对于规范上市公司行为的一种工具,在A股市场中出现一些“浑水公司”,我们应当积极地肯定。但是,对为了一己私利,而制造事端,恶意狙击上市公司的机构和个人,我们又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对我而言,这里其实存在十分矛盾的心态。一方面,希望浑水真得可以扮演“股市清道夫”的角色;另一方面,也十分不愿看到恶意中伤优质民族工业企业的闹剧。
不过,作为投资者恐怕需要适应一个“更加凶险的环境”。今天的消息说,沉寂一段时间后,沽空机构再次狙击港股。继去年做空西部水泥后,沽空机构Glaucus再次选择了港股上市民企作为攻击对象,这次的目标为中国金属再生资源(即“中金再生”)。Glaucus日前发表报告质疑中金再生夸大销售规模、财务数字造假以及财务状况不健康,并给予“强烈沽售”评级,目标价为0港元。中金再生今日开市前即宣布停牌,公司发言人表示,Glaucus报告完全不实,现正安排公告澄清。
我希望,我们频道开发的“股市扫雷艇”能够帮助您避开可能隐蔽于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的巨大风险。
CCTV证券资讯频道联合商务部研究院及各城市责任媒体共同发起——中国证券投资放心工程,本着“为中国股市扫雷”的宗旨,着力为中国投资者营造“放心投资,舒心生活”的美好环境,敬请广大博友积极参与。详情请见:http://cctvzixun.cctvcj.com/abou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