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完不成的“直接交易”

(2012-05-30 09:00:42)
标签:

杂谈

人民币对日元的直接交易,作为一种尝试未尝不可,但理论上,试图以中日之间的贸易情况为基础直接搭建人民币对日元的汇率,并摆脱美元作为中间货币的束缚几乎是没有可能的。

 

因为,市场价格形成的主体是投资者,是参与外汇交易的所有参与人,而不是市场物理形态的搭建者。如果,所有投资者在评判人民币兑日元价格的时候,全部以美元作为中间货币计算,那人民币兑日元的汇率就无法摆脱美元的阴影。而我的判断是,一定是这样。

 

原因很简单,美元的特殊地位并未改变。各国汇率制度最优选择依然是“盯住美元”。因为只有顶住美元,本币才可以在国际市场交易当中,尤其是资源品的交易中获得最大的价格稳定。这一点,只要国际市场以美元计价、结算的方式不改,各国的汇率制度就无法实现真正的转变。

 

人民币汇率不是一样吗? 2005721发生过一次重大转变,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已经转变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为什么不顶住一揽子货币?为什么7年过去了,市场依然摆脱不了美元依赖?难道现在人们关心的人民币升值或贬值,不是针对美元而言?

 

那所谓的一篮子货币到底何用之有?现在看,除了央行研究使用以外,对公众基本没有意义。再者说,就算一篮子货币有用,但如果货币篮子中美元占比非常大,比如70%以上,那其他货币的作用也十分有限。

 

就目前世界各国的情况看,还真没有某个“货币对”可以摆脱美元的影响。比如,最有可能摆脱美元影响的货币是欧元,但实际摆脱了吗?没有。欧元在美元指数中占有最大权重这一事实本身,就意味着欧元摆脱不了美元。所以,当美国大量发行基础货币之时,欧元区只能选择跟随美元一起贬值,否则,欧元区经济、尤其是德法经济将遭受非常严厉的打击。

 

这恐怕也是德国总在欧债问题上进退维谷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有了欧债危机这一充分的借口,欧元区就算不发行货币,欧元一样会贬值。这一方面避免了欧元区内部的通胀压力,另一方面有利于欧元内部的经济增长。这就是德国的如意算盘。事实也证明,在整个一场金融危机过程中,欧元区并未因货币发行过多,而引发物价上涨,同时,德法等主要经济体,维系了GDP的正增长(整个欧元区经济负增长主要受到“欧猪五国”的拖累)。

 

这说明什么?说明欧元无法摆脱美元。那人民币和日元谁能摆脱美元?如果人民币无法摆脱美元,日元也无法摆脱美元,那人民币兑日元可以摆脱美元?这就像说,A和甲是亲属,B和甲也是亲属,而AB一结婚就和甲没关系了。那不是笑话?

 

所以,所谓人民币和日元的单独交易,没什么实际性意义。最多可能微幅偏离以美元作为中间货币计算的理论价格。而且,中日两国都是美元储备大户,双边贸易有着足够的美元,所以就算以人民币兑日元单独交易,不会对中日贸易及其结算构成任何影响。

 

相反,结合昨天新闻说:港交所很快将推出人民币期货交易。这到底该如何理解?是加大人民币风险,还是减少?我认为,套保市场的建立,也不意味着政府可以把汇率风险全部推给企业。这一点,我们应当好好像发达国家学习。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无一例外地都在进行着汇率干预,只是手段不同而已。

 

我们中肯而善意的提醒是:不要以为市场经济就是小政府。政府要适中,而不是大或小的问题。我们考虑问题往往像没有学好数学的小学生,只知道正和负,而忘记“0”这个非正非负的重要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