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尤其是中国个别主管官员和一些无知或别有用心学者的某些不利于人民币稳定的言论放出之后,这个压力加大了。
从现在市场上的言论看,除了
夏斌先生还能说出一些问题的本质之外,其他学者几乎提不出“人民币为什么不该升值的理由”。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学者对经济历史不甚了了,而判断事务,仅凭简单地逻辑推论。
我们一直强调,今天全球经济的失衡,是全球化产业分工自然的结果,是西方发达国家转移消费品产能导致的必然结果。说这话不是没有根据的。20世纪70年代发生的两次石油危机,导致全球滞胀。
什么是滞胀?经济停滞物价上涨。这意味着实体经济受到了重大伤害,事实也是如此。为了避开生产资料价格的大幅上涨,降低生产成本,西方国家的实体企业大规模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事实上,大规模的全球性产业转移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一直持续了将近20年,最先是日本和东盟,后来中国开放了,就像中国转移。
他们为了防止垄断,所以转移过程中十分分散。这也构成了后来发展中国家产品同构,竞争十分激烈,而受益者变成了买方。
夏斌看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他认为美国的贸易失衡是其自身的经济结构造成的。这就是说,产业转移,已经使美国和中国的经济结构都出现了问题,这个问题是美国过度依赖进口消费品,而中国相反。这不是中美两国的问题,也是世界各国都存在的问题。
另外,夏斌认为,汇率问题解决不了贸易失衡的问题,他给出的例子就是日本。日元大幅升值之后,日美贸易不仅没有改善,反而加剧。
美国人知不知道这样的道理?我想他们是知道的。那为什么还这样做?第一,给美国人一个交代,把自己主动产业转移所造成的就业不足的后果,强加给别人,转移政治压力;第二,向中国要价,比如开放市场,让美国的金融大亨有更多的利润来源,当然他不会估计中国的死活;第三,让中国回到大量购买美国国债的轨道,甚至迫使中国更多地购买美国破烂货,比如压制日本汽车之后,让中国人买美国车;第四,也说明美国面对中国的清醒也无计可施,只能拿人民币说事儿。
我坚信他们一定还有更深的用意。是什么?现在还看不清楚,但必须警惕,要认真研究。
从2009年12月1日起,我和张劲东先生在中央电视台证券资讯频道新开播的一档财经评论类节目《投资大参考》中与大家再度见面,这是央视证券频道为配合电子同名日刊《投资大参考》量身打造的一档晚间版市场分析节目,从证券市场出发,放眼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首播时间是每个交易日的晚间19:30——20:00,欢迎收看。不能收看数字电视的观众可以登录《投资大参考》官网看节目录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