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昌桥

(2016-09-12 08:34:08)
分类: 瞎记
       现在新建的桥……怎么说呢,都少了点人味儿。当然这和它需要承载太多的负重也有关系,所以高大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少不了的。记得以前看保尔.柯察金的连环画,冬妮亚站在一座小桥的桥面上和河边保尔调情,一身素色加一顶遮阳帽。现在想来那桥应该是不错的,虽然谈不上有什么特别之处。后来被桥震撼是一部南斯拉夫电影,桥从两座山腰中跨过,一炸,轰,瞬间将所有美好毁灭。
       我这辈子走过最多的桥当数文昌桥。桥很短,三四十米,从前桥面是木的,年久失修后木板上有很多孔洞,踩上去会轻微的晃动。那桥是因一个古老的文昌门而得名,文昌门就是划清市区与乡村的一道界限,过了桥进了门才算到桂林了。这文昌门很早就没有了,桥还在,我见到的那座是抗战后重建的。那会国民政府还不太舍得花钱,桥也修得小气,村姑范。
       桥的下面是蜿蜒河滩,大小乱石,有人洗菜洗衣。从文昌桥到南门桥一侧全是木板屋,长长的木梁扎到水里,支着高低不平的民居。从舍利塔这边看过去,那一排木屋还是很入画的,有那么点湘西凤凰城的意思。
      春汛或者夏日桃花江涨水,河滩就不见了,浑浊的水夺命而逃涌入漓江。找一根苇草插在河边然后计算河水上涨的速度,期待它什么时候能把大院给淹灭了,是童年时很快乐的一件事。可惜这种期待从来没有成为事实。
      失望归失望,背着书包趴在栏杆上,脚踢打着桥面,看着湍急的水流发半天呆,这个画面至今回味起来仍然美妙之极。至于为何美妙好像也说不出来。也许是因为它停滞了一种没有暗影的岁月,你还未进入青春期,所以不知道什么是慌张,连洪水都可以美化和升华。这种能力到了十七岁以后就自动归零了。
      归零从某种意义上是怕死。人如此,桥也如此。怕死的桥只有给自己不断增加体量以求长寿,钢筋混凝土也成了最好的壮胆方子。现在的文昌桥虽然还是那么长一点,却强悍了不少,五短身材像个侏儒型猛男,应该能活很久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