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2010-06-29 06:08:36)
标签:

田家

农家

故人

城里人

椰子鸡

杂谈

分类: 瞎记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吃农家菜好像总是离不开炒鸡,炒鸡最好是有个土里土气的名字,比如老妈炒鸡或者嫂子炒鸡。技术上倒也没什么门坎,炒熟就行,有条件就烧柴禾,实在麻烦就用煤气对付。反正农家鸡也没行业标准,客人要嫌不好吃,你说农家就这口味。

    这些农家菜都是按照城里人的喜好炮制出来的,至少是按照城里人想像中的农家风味炮制出来的,可以说城里人想吃什么样的鸡,农家就能提供什么样的鸡。真正的农家菜可能与我们想像的有些距离。我记得下乡当知青时,农民一年吃不了两回鸡,如果要吃,都是煮一大锅,放些干辣椒进去,这是桂林农民那时的标准吃法。我问过小流氓土家族人怎么吃鸡,他说主要是焖,放点水把盖子一捂就行了,估计和我见过的吃法也差不多,不过一般情况下他们只吃公鸡,因为母鸡都要留着下蛋。

    正宗的农家鸡是如何烹制的,不知古人有没有记载下来,我总是依稀觉得,应该是做的稀巴烂的才对。这个“依稀”其实也没什么依据,估计是跟韩愈在一首写木耳的诗里提到的“软湿青黄状可猜,欲烹还唤木盘回”有关。你瞧,木耳那会叫树鸡,要是再弄一只走地鸡一块炖着,天上地下的,最后一揭锅盖,立马闻鸡起舞(敢情这成语是这么来的)。如今有哪一家农家鸡,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但是吃农家鸡能让某些人觉得自己特田园。我最近就老遇见这种“田归派”,还有人问我是否愿意跟他去乡下租几亩地种菜,然后每周开着车子去菜地里象征性地干点农活。我说想吃几斤蔬菜犯不着这么麻烦,“田归派”就给我描绘出自己种菜的美妙,既新鲜又不带化肥和农药。我说现在土地不施化肥啥也不长,你又不能天天跑到菜地里去拉屎,再说你拉的那一点也不够,除非你把全家的巴巴都用车子拉过来。“田归派”觉得跟我说不到一块,找别的合作伙伴去了。他从我的博客上得到了错误的信息,以为我喜欢在自家小院里伺弄些花草,肯定也是一个因为抗拒化肥而宁可吃屎的人。
    节假日到乡下散散心,顺便找个饭点把肚子解决了,不必那么神五神六的非要农上一家。其实吃过几次你就会总结出来,跟你老妈做的没什么两样。鸡想不农家也很难,它不像猪,永远是单位食堂的形象代言。要不老孟也不会说“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了。人家不说“猪黍”,自是有他的道理。

 

    上图是昨晚饭局上拍的,事先没计划,在食街乱转,后来就撞上了这只农家炒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搪瓷杯
后一篇:臭嘴说骚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