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瞎损 |
很多人都认为范跑跑弃学生一边率先逃命,就人的本能而言算不上大错,但是他的那番言论却让很多人受不了。就是说你可以做错事,但你不能说错话。做错事毕竟可以小范围内慢慢消化,说错话则成了在公众视野里公然地挑战道德底线。而我们又是一个那么纯朴的道德之邦,所以,范跑跑让很多人的心脏受不了。
很多老师都做了与范跑跑一样的选择,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做得到用身体去挡倒塌的横梁保护学生。事过之后有三种情况,一是内心很歉疚(当然也可能完全不歉疚),表面装做没事一样,希望这事快点过去,就像余秋雨对待自己文革时的态度。二是拼命为自己辩护,找出种种理由以证明自己的无辜,同时保证下一次会做得更好。三是像范跑跑一样告诉学生,我的命和你们的一样重要,再碰到地震时你们自己可得放机灵点了,能跑多快就跑多快,别指望有人为你们做出牺牲。
这三种情况哪一种更靠谱呢?我觉得还是第三种。因为再有地震来时,范跑跑的那个班学生存活率一定比前两个班高,他们知道这时候谁也靠不住。第一和第二种老师带出来的学生只会再次发懵:刚才讲台上的那个人怎么转眼就不见了呢?
我们当然赞美舍生忘死救学生的老师,并衷心地祝愿每个学生都能碰到这样好的老师。但是你能不能碰上一个这样好的老师,纯粹得看运气,因为我们平时选择老师和学校,并不看重这些极端状态下的表现,而是看教学质量,升学率。就算经历了汶川地震之后,对老师的牺牲精神也不大可能提升为一个评判标准。所以我们宁可往坏的方面想,假定每一个老师都不会舍身救人,都和范跑跑一样跑得比兔子还快,然后再作出瞬间反应。这其实也是一种挫折教育。你不能让学生成长在幻觉中,相信每一个老师都是谭千秋。你必须让学生知道,老师也是各式各样的,他们中也有很多是怕死鬼。并且在这么多的怕死鬼里面,范跑跑还不是最怕死的那一个,毕竟他说出来了。他说出来了,对你们就有好处。难道你们不愿意听到有人说出真相?
媒体对灾区的报道总是需要做些剪裁与放大,当所有媒体关注的焦点都惊人地一致时,就会给读者一个方位性的误导,认为每一个老师都成了英雄。英雄不仅是一种情结,也是中国传统道德体系中的一个价值核心,它构成了暂时性的社会冲动,让很多人都恨不得有机会表现一下自己身上的牺牲精神。这个时候出来个范跑跑,引起众怒是必然的。本来范跑跑就是我们中间的一员,现在却被推到了我们的对立面,并且越推越远,远远地看上去就像一个会直立行走的怪物。
可见说什么话比做什么事,在我们这个社会是更触及本质的。我相信就是那些跑得与范跑跑一样快的兔子老师们,现在提到他也不由地要摇起头来,很可以正人君子一番。毕竟有范跑跑在前面挡着,就不必过于自责了。从这点上看,范跑跑没救学生,倒是还救出了一些陷入道德泥沼中的老师。
其实成为英雄有两种,一种是有意识的另一种是无意识的。成为胆小鬼也有两种,一种是言行如一的另一种是不言行如一的。对于英雄,我认为牺牲的结果是最高的价值判断,追究动机是可耻的小人行为。就像我曾说过的,即使你是为了出风头去灾区救出了一条人命,我一样给你崇高的敬礼。对于胆小鬼,我喜欢言行如一的,因为他真实,不会欺骗我们,让我们到了节骨眼上才憣然大悟原来这人靠不住啊。我讨厌那种闷骚型的胆小鬼,讨厌那种非要给自己找出很多理由,甚至还不放弃装扮成英雄的胆小鬼。
从这个意义上说,范跑跑就算是个最讨人嫌的老师,但肯定不是最坏的老师。如果没有地震(毕竟绝大多数人是遇不上的)把他搞了一下,他应该还是个相当有趣的老师。在做范跑跑的老母(她老人家最近可能很沮丧)和学生之间可以选择的话,我会选择做他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