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华推荐我读了一篇文章《群体之羞》http://622008580.qzone.qq.com/,关于近年网络暴民的群殴现象。这种事现在隔三岔五就有一起,都见多不怪了,比如这几天重庆3000万人民向张晓舟叫板的“求精门事件”。30000000:1,这是一场多么悬殊的战争。
我有一个观点:在我们这样的国家,你必须把自己锤炼成一个厚脸皮,才能活得好。我得出这个观点的时候网络时代还没有开始,是现实中的一些事情触动了我,比如你受到一个傻逼领导的训斥,虽然这对你是一次极大的羞辱,但你能怎么样?毅然扬长而去留给世界一个悲壮的背影?且不说这个背影对世界毫无意义,你总不能三天两头地往地平线奔吧,那你不成了汪国真了?所以你得让自己的脸皮厚起来,无论面对多么愚蠢的上司也要尽量保持微笑,一转身你就得忘了这事,把自己训练成一个头脑简单的人。
进入网络时代,厚脸皮不再能保证你的生活质量,它只是你活下去的基本前提。尤其当你成为公众人物,蒙受群体之羞时。“人民”一词在这里不再代表温暖和依靠,即使你曾以自己是“人民”中的一员而自豪,也会在瞬间被“人民”抛出来,这不过是一个貌似名词的数量词而已。所以我一向对大多数不抱希望。我觉得大多数人在一起既可以干好事也可以干坏事,有时代表善有时代表恶,谁也说不清“人民”的下一次流向是哪里。个人的命运放在这个大多数里,很多时候需要运气来保证。有些人的运气确实出了问题,比如芙蓉姐姐,也比如赵丽华。
我最初看网上群殴时,曾经惊羡过那些语言暴力是如此地智慧与充满想象,大笑这余我想,这人一定连死的心都有了。但是我错误地估计了人的承受力,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听说谁因为网上受辱而从高楼跳下来的事。一个人要能从这样的垃圾中爬起来,还得保持好心境去面对未来的生活,他(她)的脸皮得有多厚才做得到!所以我相信这样一个事实,网络让全体中国人的脸皮都变厚了。越是公众人物,脸皮就越厚。这要搁在阮玲玉那个时代,每天得有多少人哭叫着“人言可畏”去寻死啊。
海狼一笑的这篇文章里把群殴者分成了聪明的人、盲目的人、瞎捣乱的人、用心思考的人几种,我觉得没这么复杂,其实就是胆小的人和胆大的人两种,并且主要是胆小的人。你看看公共汽车上为什么一两个小偷在作案,全车人都视而不见,就知道现在胆小的人有多少。但是如果有人挑起了头,那么这一车懦夫就会立刻变成大打出手的好汉,一窝蜂地追赶歹徒。互相间的壮胆总是能激发人内心阴暗的欲望,即使打着见义勇为的名义。所以你尽可以把那些成群结队的“正义之士”全看成懦夫,无论他们的队伍有多么庞大。即使是在网络这样虚构的世界里,他们敢上来单挑的人也总是少之又少。这次我就看到有人在张晓舟的博客中留言要人家公布家庭住址和电话的,多么懦弱的一种示威,你不把自己的家庭住址先公开,那能叫单挑吗?
那些向赵丽华叫板的,一但成了孤家寡人,会让我们看到什么样的战果?
在一个脸皮越来越厚的时代,悲悯之心反倒显得多余了。也许随着我们的快速进化,所有的恶毒都会转化成恶搞,所有的恶搞都会以游戏的方式结束。当中国人的脸皮都像长城一样厚,刀枪不入雷打不动,这何尝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