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过四十,身边的徐娘自然就会多起来,不管你愿不愿意。你也不可能一拨一拨地更换异性朋友,好歹大家也认识十多年了,总不能因为人家是徐娘从此就断了往来吧。
徐娘这词本身倒并不算很埋汰,徐徐地娘起来,有一种过渡在里面,也比较水淋,起码肤色是不错的。但徐娘与“半老”搅一块就不雅致了,不光骚,还不是徐徐地骚,给人迎面撞上的感觉,特豁得出去。现今的女人,只做半老以上的徐娘,从姑娘到半老徐娘,中间根本没有过程。徐徐地娘起来,怕是民国以前的光景了。
其实中国的第一个正式挂牌的徐娘南北朝就有了,丫叫徐昭佩,是南朝梁元帝的妃子,此人年龄虽然大了点,因为不服老,打扮得跟个二八少女似的,就让人开了涮:“徐娘半老,犹尚多情。”到了南宋陈与义那里,就出了“开窗逢一笑,未觉徐娘老”两句,显见得在他眼里徐娘的风骚还是很受用。那会不怎么流行老同学聚会,要不陈大诗人肯定屁癫屁癫地张罗什么“二十年后再相逢”,就像央视的流精岁月,每周推出一期徐娘会。
想想这事对女的也挺不厚道的,当不当徐娘也不是自己能说了算的。怪就怪没人发明一个“半老徐爹”来,弄得被动的总是女的一方,男的就是再满脸褶子也不会受到这种特别的礼遇,就更别指望他们自我歧视了。倒是“越老越有魅力”之类的屁话,让多少徐爹在江湖越战越勇。
这两天在星期五的书吧,猛烈品尝几位徐娘的厨艺,美其名曰“徐娘私房菜”,真他妈的好吃。想想自己嫌弃人家真是没什么道理,要是换了几个不徐的,能吃上一碗方便面就不错了。当然,吃了人家的菜也只是心里美,嘴头还是要硬的,反正横竖要给她们挑点毛病出来,不是菜咸了,就是下厨时穿得太没品味。好在徐娘们也大度,情绪没受到一点干扰。
那天建议她们在厨房的门上贴一对联,上:徐娘全老,下:夜不闭户。横:靠谱。
她们根本不在意,哈哈大笑,说喝酒喝酒。
徐娘当到这个份上,也是种境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