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厕读书

(2006-09-12 10:26:56)
分类: 瞎读
  我大概是从认字开始,就有了上厕所一定要带书的习惯。我不是个惜时如金的人,我从来不把时间看作财富,对“一寸光阴一寸金”的说法蚩之以鼻。我这么执着地坚持在厕所里读书,是因为这种阅读方式带来的不仅仅是精神愉悦,更是一种感官享受。同时如厕具有一定的私密性,受外界的干扰少,读书的效率也高。在别的地方读十遍都没记住的东西,在厕所里过一遍我就记住了。还有就是因为人在这种环境里受制于马桶的约束,不能乱动,精力也就处于高度集中状态,感悟力也大大提升,很多道理在书房我都没想明白,几坨屎下来,居然连脑子也畅通了。
  以前条件不好,都是用的公共厕所,并且还是落后的下蹲式排泄法,还要忍受呛人的阿摩尼亚恶臭,就这样我也没有作出妥协,该读书还读书。要知道我不是什么练武之人,蹲马步超过半小时就会供血不足,站起来的时候会眼前发黑,一时找不着北。好在仗着年轻基本都能挺过去,掉进屎坑的事居然一次也没发生过。
  最好玩的是当知青时在乡下如厕,人要踩在晃晃悠悠的两块板上,动作重一点都有可能造成茅厕的坍塌,感觉就像表演杂技。人家都避之不及,两泡屎缩减成一泡拉,本人却仍然坚定地带着一本书去踩那翘翘板。在那种环境当然得有相当的经验才能应付,因为下面堆积着陈年老粪,一泡落下会有连锁反应,弄不好你会带一屁股别人的屎尿回来,得格外小心。我的体会是,每泡屎都会有三响,第一响为“扑”地一下,你大可不必理会,因为它正在向下俯冲。第二响最关键,为“嘭”地一声,沉闷有力,用音响术语来形容,应该是在45赫兹以下,说明它已成功爆炸,会有一股黄色的冲击波向上掀起,它的高度正好与你之前的位置持平。这个时段比较长,也是各技术环节中要求最高的,你的眼睛会不自然地对成斗眼,再随着那股上升的气流慢慢往上翻,等两眼珠子翻成下三白时,须将屁股往上提一下,整个人呈A形,这就正好避开了冲击波,会听到它再次返回大本营的第三响“啪”,这一响属于25千赫兹以上的高音,清清爽爽、简洁婉约,一切危险已告结束。我那会就是在这样的情境里,一边痴迷地读契诃夫,一边踩着两块险象环生的木板不停地做提臀运动。
  相比过去,现在如厕读书真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啊。自家的抽水马桶,一点异味也没有,光线充足,还可以端坐着,舒适到了用“腐败”来形容都不过分。所以一说改革开放带来的好处,我总是先想到如厕读书,在过去真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事。
  因为条件好了,我发现如厕的次数也在增加,一天一次是肯定打不住了。也许是我的消化系统也对读书产生了依赖性?
  有时人在外面,突然有了要“读书”的欲望,一般情况下我是不会随便找个地方解决了事的,我觉得那样好的时光不能浪费在无书可读的公厕里。等急匆匆地赶回家里,情况已经到了千钧一发,仍然要找到一本称心的书再说,连将就读一读都不可以。然后冲到卫生间,在转危为安的一刻面露祥和的微笑,双手捧着一本林语堂,裤子退到膝盖处,眼前一派儒雅的睿智,身下隐藏着阵阵风雷激荡,真是娴静极了。人生能把这两个极端到臻化到如此境地,那美妙岂是非同道之人所能领会。
  如厕的时候读什么书好呢?个人的经验是,长篇小说类的大部头一概排除,因为复杂的人物关系,连续的情节发展,这些都需要有完整的时间来消化。还有过于学术、过于玩深沉、过于着迷于文字游戏的书,都不适宜在如厕时阅读。我自己在卫生间里最常看的,多是胡适、梁实秋、林语堂的杂文随笔。这些文章随翻随读,任意抽出几行文字便很可消遣,略想一想又颇有道理。我觉得在拉屎时悟到的道理通常都是真道理,简称“真理”,因为这时候你的大脑与消化系统有通感,形成一种生理联动,比单纯用脑子考虑问题更全方位,获得的结果也更接近事物的本质。
  要是有一天我的这些破文章也收成书了,我特希望它能摆在大家的卫生间里。我希望它最少能给您提供15分钟的快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貔貅的屁股
后一篇:有人疯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