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众生其实是为自己

文:唐岚
2016的新年钟声敲响之际,看到梓林学长在微信朋友圈内发的北大公益讲座合唱歌曲《蓝色志愿者》,我还是忍不住点击观看。这首MV我已欣赏过无数次,但当雄浑低昂的歌声传来,当一张张熟悉的志愿者面孔从眼前掠过,当一幕幕温馨的场景在脑海重现,在跨越2015年的分秒之间,我的心弦再次被拨动,情不自禁为自己是这群享受付出的蓝色梦想者的一分子而感到自豪和满足。
2015年,北京大学公益讲座又刷新了创办以来的记录,全年开讲142场。讲师团受邀去到国内25个城市和地区,为56个不同的机构和群体送去讲座。其中,第一阶《从生命到慧命》开讲64场,第二阶《光明圆融善》开讲31场,第三阶《幸福是想出来的吗》举办3期,开讲27场,《慧命之旅》举办3期,开讲18场;最新开发课程《梦想者的天堂》开讲19期,《母爱的觉醒》也完成了第1期,课程基本架构已经确定。
在这一年密集开课的间隙中,讲座也拓展了多种丰富多彩的相关活动。6月16-19日,在江西大余举办了为期四天三夜的“讲师培训丫山2期”;8月14-16日,首次尝试组织若干深圳志愿者家庭,成功举办了“丫山家庭分享会”;8月18-23日,在青岛举办了“8月缤纷蓝色之旅”,数十位志愿者带着孩子参加暑期“亲子行”;10月13日,在深圳圆满完成“北大公益讲座第500场暨深圳第100场”庆典,来自国内外的300多位志愿者参加了本次活动。而在不断地行走之中,大家的灵感被激发,诗歌、微电影、视频、歌曲、书籍等各类原创作品层出不穷。
年终做完各种数据统计,发现2015年开讲的142场主要课程中,我参加了128场,也创下年度个人出行的最高记录,一年有一大半的时间是在课程中或是在路途中。事实上, 2015年我的收官之作是在北京。完成了江西吉安监狱和井冈山三阶12期课程之后,我跟随去到北京,进录音棚录制梓林学长最新创作的散文诗《孩子,我想对你说》《妈妈,我真的好爱您》。12月4日,作为北大公益讲座最新出版的《我们共同走过》系列丛书的作者之一,在当代中国出版社的组织下,我与梓林学长和庞坤学长一起走进中国传媒大学,为同学们开讲《梦想者的天堂》,畅谈讲座的缘起与写作心得。
有人曾为我计算过,跟随北大公益讲座的这三年多来,我已经旅行了35万公里,绕地球9圈。这趟不一般的生命之旅,原不是我的设计,令人感激的是在2012年2月11日,与北大公益讲座无意间的邂逅,慧命之光被点燃,从此,引领着我走向生命的远方。
走在“信愿行”的路上,愿意奉献自己生命的光和热,去为众生服务,有人说这是行“菩萨道”。我知道,以我的修为,要去行“菩萨道”,是高看了自己,但对于“菩萨道”,却是“高山仰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所以,回首这一路跟随北大公益讲座走过的千山万水,心中是满满的喜悦:“哪里是听众需要我,是我需要这个道场来成就自己。”直到今天,我渐渐领悟:“众生不需要菩萨,菩萨需要众生”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一直是为了一个更好的自己,我在做着每一件细小的工作,好像有用不完的干劲,好像事情都是从内心中生发出来的。北大公益讲座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谁提议谁做。”我总是在不断地提议,所以每一天都有很事情可以做。外人看来,我是在为别人做,只有我心里明白,都是为自己好。这种感觉已经与小时候做家务希望得到父母夸奖,在学校做了好事,希望得到老师表扬,完全不一样。外在是如此的不重要,内心却是这样的清净明朗,坦然无求,我知道自己不会累的真正原因,是因为我相信——这件事根本就是我的事。这一切都是为我而来,这一切都是我的事。
踏入2016,讲座走进了第6个年头,身边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强烈地意识到:其实是自己需要北大公益讲座。在短暂有限的人生之中,我们不可能用相同的自己,去创造不同的结果,希望得到一个更好的自己的根本解就是开始内求,通过改变自己来创造更好的自己。而帮助别人服务众生,是遇见最好的自己唯一且最快的途径。一群善良的人儿走到一起,共同创造甘愿付出享受付出的环境,透过真实不虚的做,互相给予力量,最终一定可以实现人生的梦想。
北大公益讲座如同一棵树,在默默成长,粗大的根茎深入大地,强壮的树干已经立于天地之间,繁茂的树叶迎风摇曳。志愿者就是根,也是树干,抑或是一片树叶,一株新芽,一阵微风。赞美认可是阳光,怀疑退转是雨露,任风霜雪雨,日月星辰,树一直在,落叶无声,融入大地,滋养守候生命之树的成长。
“为众生其实是为自己!”从甘愿付出,到达享受付出之后,知道这句话是真实不虚的。正所谓:做到,做到,只有做,才能到。
2015已经渐行渐远,2016我们重新出发,手牵着手,肩并着肩,好人抱团取暖,继续前进,行进在“为了一个更好自己”的慧命旅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