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预约中享受付出

(2015-12-27 09:48:45)

【今日图片】中国最美的禅意小镇


【山风社推荐】12月26日,深圳慧至堂举办了2015年的第14期分享会,也是本年的年终分享会。近百位志愿者带着自己的家人和朋友走进了分享会,回顾共同走过的2015,展望即将到来的2016。


北大公益讲座走进深圳近4年,已有800多位志愿者。而每一次的分享会和课程,都是通过志愿者逐一致电邀约通知的。有一批深圳志愿者通过这项工作,真正领悟到“帮助别人其实是成就自己”。在做的过程中,慢慢从甘愿走向享受。


北大公益讲座的初衷就是希望创造一个付出的环境,因为付出让人有力量,付出让人快乐。在这里的做,其实都是借事修心,通过做,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


声音是心灵与思想之间的桥梁。人的声音是有温度的,也是有记忆的。志愿者之爱通过电流在传递,内在涌动的善良带领着我们提升生命的品质,过程中产生的暖记忆在电流的两端共振,这样的美妙享受只有亲身体验,才会知晓!


难怪深圳电话邀约组的学长们常说:“打邀约电话可以打出智慧!如果你还没有感到享受,那是你还没打足够多的电话。学长,请继续......”深圳307志愿者张有兰学长的这篇美文,质朴真实,让我们对做,有了更深的了解。




预约中享受付出


文:张有兰    深圳303号志愿者


回忆起2015年3月1日,我第一次接触北大公益讲座,自己当时就是一名观众,被课程的场景大片深深吸引、感动。慢慢跟随走来,我感觉走进来的志愿者都是这部大片的主角。


在戏中,大家乐此不疲地做着各自的功课,有的做讲师,有的播放课件,有的朗诵诗歌散文,有的做片儿,有的写心得体会,也有那些在课堂上静静聆听,回家用做到默默改变践行的学长,大家都是大片的组成部分,不会重复。所以说,北大公益讲座是个很好的修行道场。


在深圳志愿者中,有一个特别的微信群“深圳电话邀约组”。每月分享会的前两周,只要唐岚学长在这个群里问:“谁有时间参加本次分享会的电话邀约工作?”一般都会有6-8位学长响应,而我便是其中之一


其实,刚开始,我并不理解为什么要打电话,不是有微信群和QQ群吗?后来,在致电过程中,我慢慢了解到打电话的功用是“冷冰冰”的微信和短信不可替代的。有许多学长没在群里,也有上了年纪不方便用微信的学长,还有不关注分享会和课程通告的……再后来读完唐岚学长写的《春潮如歌》和庞坤学长写的《修行笔记》,让我对北大公益讲座所走过道路上的点点滴滴,让我对修行,都有了更深的认识。


从学长们的身上看到甘愿付出,享受付出的美好品质,让我产生由衷的敬佩之情,也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我向往这种生活,希望早日享受付出。通过观察,我终于发现,做才是修行的不二法门。而打电话邀约学长参加分享会,应该是很好的起点。


记得第一次参加电话邀约,我收到90个电话号码,这大约是深圳志愿者的十分之一吧。贺晓敏学长耐心地教我怎样才能让接听的学长感受志愿者的真诚与亲切,怎样编写短信等技巧。我心想,有了这些法宝,我一定能成功。谁知十几个电话打完了,没有一个能来,我的心情开始有些沮丧,但想到自己的承诺,想到或许下一位学长会来呢?于是带着这种强烈的愿望,第一次我成功邀约到了9位学长。但我也明白了,这差事,真不好做。


到了第二次分享会,又看到唐岚学长发出邀请。可能那段时间大家刚好都比较忙,我看到没有太多学长响应,心想,总得有人去做这事吧,我承担一些,其他学长就可以轻松点。


于是,我又报名了,这次我想,大家都在说享受打电话的乐趣,享受付出,但其实我真没有找到享受的感觉。这次我就用了自创的方式,在每次成功邀约之后,给自己画一个大拇指。而每每看见这些似乎带着笑意的大拇指时,我就会把节奏放慢下来,语气变得更加柔和,更加亲切,在电话中娓娓道来,与对方的距离也越来越近,慢慢地,慢慢地,我开始理解打邀约电话的真正意义了。


而2015年12月26日的年终分享会电话邀约工作,更让我体会到打电话是个很好的修炼过程,让我真正领悟到帮助他人,其实是成就自己。其中发生的故事,仍让我记忆犹新。


这次电话邀约过程中,由于我的粗心,把一位学长的电话号码末两位数“83”打成“38”,结果打了四次都是没人接听(当然是自动重拨)。当我准备再拨时,发现了错误,于是纠正再拨,结果这位学长说:“好,我会过去,请把地址发给我。谢谢!”挂完电话,我停了下来,开始深思,这个学长的电话如果不是由于自己的粗心,如果不是及时发现,那他就将错过这次分享会,说不定,这次的课程对他很重要呢?于是,我不住地提醒自己,不能有下次同样的错误,一定要细心,要小心。


可是,人哪里这么容易就会改变?!一天,我突然意识到,由于自己手误,发信息时把“12月”打成“12学”。当发现这个错误时,信息已经发出,可是,既然是我错了,就要敢于承认。于是,我又发信息给学长们道歉,当然,他们不会责怪我!


而更有意思的是,另一位收到我信息的学长在给我回信时,把我名字中的“有”字,错写成“存”字。看到回信,我会心笑了,学长的幽默真是”神来之笔“。我的心中更加非常感谢这个发生,谢谢老天的厚爱,当我没变好时,发生会锲而不舍,再次来临,直至我醒悟——知之所缺,知之要修,让我在现实中变得越来越好,这么修下去,不好都很难,好在都是小错,是大家给了我做的机会。


更有趣的是,在拨通最后一个电话时,我心里就使劲地发愿:”这位学长一定需要,他会来的,会来的!”当这个念头强烈地升起时,电话的那头说:“好的,谢谢您,我一定过去!”原来,心想事成是真的!耶!


打完最后一个电话,我静下来反观今年自己参加的多次电话邀约工作。虽然有许多学长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参加分享会,但与他们的短暂交流中,发现大家的心都还在一起。再说,缘分不能求,不能攀,来与不来都好,我们都能欣然接受,打电话只是不想错过任何一个与我们有缘的人。


多次的电话邀约,我发现自己已经喜欢上这项“苦差”了。她真正让我们在做中,修炼自己的安耐之心,谦卑之品,收获了柔软、细致和喜悦!帮助他人,其实是成就自己;谁做谁得,真实不虚。


谢谢您——电话邀约,让我们多一次变好的机会,从此相随相伴!


预约中享受付出

预约中享受付出

预约中享受付出

预约中享受付出

预约中享受付出

预约中享受付出

预约中享受付出

预约中享受付出

预约中享受付出

预约中享受付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世间没有遗憾
后一篇:以行践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