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行且知

文:付宝翠
2015年12月14日,北大公益讲座在开完第一阶《从生命到慧命》的7天之后,再次走进北京宫廷何氏养生,为何氏员工带来两场专题分享会,一场《自我与人生》,一场《生命之受》。一个公司,在接触北大公益讲座后,便在一周之内开了一场完整版《从生命到慧命》和两场专题分享会,这在北大公益讲座的历史上,尚属首次。
早上8:30,当我们到达何氏时,员工们正在开早会。9点,会议结束之后,志愿者们和公司员工一起,仅用了几分钟的时间,就把两条横幅、四个理念全部挂好了。
第一场分享会《自我与人生》由北京248志愿者鲁瑞清学长主持,小组分享时,员工们非常热烈,上台分享更是十分踊跃。
第一位分享的员工说:“这两次课程,让我懂得了要学会付出。我是一切的根源,当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不要总是问别人为什么,应该坐下来静静地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这件事情?是不是我哪儿做错了?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当坏的事情来临的时候,我们要安静地去经历这一切,只有经历了坏的事情,捱过这个最痛苦的点的时候,可能就是我们人生收获的时候。”
员工周婕分享说:“我们这个年龄,还很年轻,人生感悟并不多。听了刚才的音频,我知道了我们要感谢老天爷安排的每一个发生,比如上班忘记带工服、被领导批评,比如有的人工作几年很快就被提拔为店长,有的却什么也没有。但我们还是要感谢,感谢每一位同事,感谢每一个发生。没有同事、没有这个环境,我们就什么都不是。一切来源于自己的内心。”
第三位上台分享的员工说:“今天的课程,让我知道,我们要多做好事,多说好话,凡事多问问自己为什么。我们的工作是服务会员,我们只有在付出自己的时候,才能帮助到我们的客户,他们的健康和快乐就是我们的追求。”
第四位分享:“我相信因果关系,我们要为自己找到一个存在,要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相信我会渐渐放下我的自以为是,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修养,让自己更加圆满。”
唯一的一位男员工吴志强分享:“光明圆融善,我的认为,善是连接光明和圆融的桥梁。上帝给我们什么,我们不能决定,但我们可以决定自己的态度。比如我们遇到一件很不好的事情,你可以选择诅咒它,也可选择接受它、包容它,所以,怎么选择,很重要。”
第一场分享会结束后,休息十分钟后,第二场分享会《生命之受》紧接着开始,由我为大家主持。也许是《生命之受》更加贴近大家的生活实际,分组分享更加热烈,以致分组分享结束时,大家都还意犹未尽。上台分享更是活跃。
第一位分享者说:“我跟我朋友总是吵架,刚开始,我认为是他的错,但他不认为,于是好几天不搭理我,我心里很难受。为什么他不搭理我、不道歉呢?后来我想一想,可能是我错了,于是我主动找他道歉,结果,突然间他也觉得是他错了。这个事情,让我知道了,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立场。听了今天这堂课,以后在工作中,我会主动找领导沟通。”
员工张帆分享:“我们难免会碰到一些烦心的人和事,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心态。我来何氏差不多四年的时间,是姜总监一手培养了我。我那时很任性,面对每天的工作任务,刚开始不太接受,觉得压力很大,后来慢慢接受了,我的回头客也越来越多,我感到特别享受。我特别喜欢这句话‘人家讲你,是在浪费自己宝贵的生命在想你’,接下来,不管工作还是生活,想问题我都要全面去考虑,让自己更快成长。”
员工宁桂娟分享:“我和我先生以前经常会吵架,吵完架,有时一个月不说话。在何氏也上过一些心理调适课程,慢慢地,我会静下来想想问题出在哪里,后来吵架就一天不说话,晚上回去,我会想出各种办法逗他说话。今天听完这个课,我知道我还是太自以为是了,一下子放下自以为是可能做不到,但我会努力!”
第四位分享者说:“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情,我相信都有一个接受的过程。每一件事情的发生,特别是不好的事情的发生,都是让我们开心量的。我是搞技术的,学技术的过程其实真的是一个挺痛苦的过程,但你只有从忍受到接受,最后到享受,才能成就。”
第五位员工分享:“以前我干活儿的时候,如果旁边有人不干,我就难受,现在我知道了,只有接受才能到达享受,自己才有机会成长。”
原定五个分享名额,因为公司高层要求,又增加了两个上台分享名额。分享会一直延续到中午一点半,大家仍然热情高涨,意犹未尽,不舍得我们离去……
一个公司,董事长在听完北大公益讲座的课程后,便果断决定引进公司,与员工分享,与客户分享,这与其说是一份承担,不如说是一种智慧。
一帮员工,在听完北大公益讲座的课后,不仅懂得了凡事感谢,凡事内求,不给别人添麻烦,还对企业萌生了更深的感恩。对企业而言,这本身已是一种很好的企业文化。
何氏已露尖尖角,且行且知。我们祝愿,爱上北大公益讲座的何氏,未来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