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善良,就是相信自己

文:杨玲
【今日图片】中国式庭院
梓林推荐:本文为北京024志愿者杨玲于2015年10月13日,在深圳举办的第500场上的分享(节选),已经编入《我们共同走过》系列丛书第四册《繁星点点》,该书将于2016年元月,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发行。
时值秋日,外面的天气已经渐凉,但我站在这里,看到一簇桃红,如怒放的春花,你们是一朵朵绽放的生命之花。
在我来之前,我收到唐岚学长的微信,让我分享的主题是《想念善良,就是相信自己》。我想,想念善良是什么呢?结果她后来告诉我说:是梓林学长用五笔输入法发错了,主题应该是《相信善良,就是相信自己》。
知道错了,但我还是想,没有无缘无故的错。我琢磨,想念善良是什么?想念是一个相一个今,下面是两颗心。原来是通过今天的相,看到了我们的心,是念念不断的想,是我们久远离开了家,是心的呼唤,是想回家。
当我走进北京机场,当我又走出深圳机场,看到远方流动的一片蓝色,我知道我的心感到温暖,虽然我叫不出每一张笑脸的名字,但是我知道他们是我的家人。
来到这里,我的心情平静而感动,平静因为这里一片祥和,它亲切自然,给我有很深的安全感,这就是家。感动也因为是家,这里有我久别重逢的亲人。
北大公益讲座,对我们每一个志愿者来说是家苑,也是学苑。但对我来说,我又觉得北大公益讲座它是让我找到了回家的路。回想起北大公益讲座缘起时,每一幅画面都历历在目。
我第一次走进北大公益讲座是因为我儿子,他当年17岁,是一名高中二年级学生。北大公益讲座创办时,梓林学长应我的申请,破格接受他成为创始志愿者中最年轻的一位,他就是站在电梯口起初羞于看人,后来阳光助人的北京011志愿者隋旸泽。因北大公益讲座,隋旸泽领悟了“生命不过是拥有一次经历的机会”,从此他突破障碍,提升自信,带着北大公益讲座一颗光明圆融善的种子,展开了他人生不一样的旅程。
近两年来,他用“做”践行北大公益讲座的理念,在“甘愿付出,享受付出”中使自己的生命成长。通过北大公益讲座对我儿子的影响,我相信北大公益讲座所有的付出,到2040年一定可以呈现最美好的人间圣境。
提到圣境,让我想起我跟随北大公益讲座第一次来深圳,第一场在深圳图书馆市民大讲堂,当我站上讲台,《灵魂的求诉》的伴奏音乐响起,全场那份宁静,专注,肃穆的气息,庄严了我的心,那一次,不仅是北大公益讲座,打动了数百名深圳人的心,深圳这座有爱有活力的城市,也同样打动了我的心!
实际上我们在一起,只有真正“做”是有力量的,我们在一起,彼此就是一面镜子,能够让我们的生命得到成长。所以,我想借此机会和大家分享北京十方缘老年呵护中心的理念:“做就好、在就好、爱就好”。
我们北大公益讲座,也是秉承爱的理念,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带着这样的一颗爱心,随着我们一片流动的蓝色融入大海和蓝天,把这片爱带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让我们永远在一起,爱在一起,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