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了,游戏

(2015-11-18 13:30:54)

梓林推荐:“网络游戏”在什么情况下是有害的?当一个人(尤其是孩子)失去了自制力,完全被游戏操纵,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工作与生活,“网游”就成了有害的东西。


经济学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是“边际效用递减”。但凡“边际效用递增”的东西,都得小心,无止境的贪求,必然会有严重的后果。


北大公益讲座能戒人的“网游瘾”吗?不知道,然而,我们的确想做这件事,赵子沣学长从最严重时,每天睁眼就在玩游戏,坐在宾馆地毯上打游戏打到倒地就睡,起来再打。经过10个月跟随当志愿者,现在已经告别游戏,令人欣慰。


我们并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因为我们知道:“佛度有缘之人,药治可治之病。”




别了,游戏


文:赵子沣  北京380志愿者


它伴随着我的成长,让我的青春期与很多人不同。


曾经我以有它而自豪,因为在我的圈子里我是一个高手。


记得14岁的时候,有半年没有接触过它,当时觉得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开心欢乐。可是久而久之,对生活的乏味,让我又一次接触了它,当时想“就一次没问题,一次而已。”一次一次又一次,最后生活中只有它的存在,从此生活失去了很多东西。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久而久之越陷越深。


从最早的局域网“半条命”,到联网“奇迹、传奇”。从2D回合制“梦幻西游”到竞技游戏“街头篮球”;从枪战游戏“穿越火线”到团队游戏“英雄联盟”,我的青春献给了网络游戏。


在游戏里,为了梦想而追逐,为了胜利而自豪;慢慢的对身边的人冷淡,完全只为自己,只为自己的另一个世界。


在游戏里,开心过,痛苦过;高兴过,悲伤过;奋斗过,失败过;慢慢的,精力从现实生活中被慢慢抽离,一点点、一丝丝的进入另一个世界。


在游戏里,有自己的世界,有另一个自己;慢慢的那个虚拟自己,一天天长大,而周围的人,对现实的自己的希望,与年龄成了反比。


我爱游戏,这是我的过去,我的青春。


2015年9月的海南公益行,让我下了决心,和过去的自己告别,跟着北大公益走去迎接更好的自己。我不再认为游戏可以填满我的人生,我终于做到了,放下了。以全新的面貌迎接自己的未来,去捡起后面那个更大的,只有这样,我才能在到达生命的终点时,证明我没有白白走过这一生。


我没有谈过恋爱,不知道这个是不是与恋爱一样,当它已经不属于你的时候,送它走,放下它就能走得更远。


别了,游戏

别了,游戏

别了,游戏

别了,游戏

别了,游戏

别了,游戏

别了,游戏

别了,游戏

别了,游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不为什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