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春秋,成就自我

标签:
林学丫山初衷讲座六字箴言 |
梓林推荐:《走过春秋,成就自我》
【今日图片】江西大余丫山十八瀑实景照片
当一个人在回顾匆匆流过的岁月时,心中还能留下一份曾经的相信,这无疑是构成无愧人生的要件。
为什么在生活中总有人提醒我们:勿忘初衷?因为在前行中,会有太多的不如意,让人们不知不觉地遗弃初衷。回过头去看来时路,往往不是因为初衷不美好,而是由于她太美好,但却总是经不起岁月的打磨。
于是,不同的人,会找出不同的一万个理由,放弃了初衷。
能让人坚守初衷的,不仅是毅力,往往还在于:在坚守初衷的过程中,看到自己已经越来越好,从承受到接受,再从接受到达享受,整个过程充实且丰富,生命的品质不断地向上提升。
既然,已经享受了坚守初衷的喜乐,无愧岁月对生命的启示便是:继续前行……
走过春秋,成就自我
——在“丫山讲师培训2期”6·19结业分享会上的发言
文:唐
这是我三年多来,听到最多分享的一次活动。从大家热烈的分享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丫山讲师培训”是多么的成功。这四天来,我一直在做主持和安排活动,抓住最后这个机会,也想与大家分享我的体会。
我是在北大公益讲座第55场的时候,走进课堂的。接下来就一直在跟随。在第65场,被梓林学长推上了讲台,担任主持人;在第71场的时候,开始上台朗诵讲座的原创诗歌,并参与课程的推广,以及各地的分享会。一直到去年,在吴川中学第364场,我开始走上讲台主讲《从生命到慧命》《光明圆融善》。
我想与大家分享的一个最重要的体悟是:北大公益讲座真的是很深很美!梓林学长对我说过的一句话,在这里送给大家:“逼你做事,是慈悲,分寸是智慧!”真的,我是一路被梓林学长“逼”出来的,包括在第300场以后,被梓林学长“逼”上了讲台,开始讲课。
但是这个“逼”字,相信大家都了解是带双引号的。其实,这是一份邀请。你有没有收到这份邀请呢?相信这些年来,很多位学长都收过这样的一份邀请,有的就直接放弃了,有的说我可以,但是到现在也还没有走上讲台,有的也只是走走看看,在平平淡淡中等待。我就听过某位学长说过:“很喜欢,这就是我想要的状态。但是,现在我的时间还不自由,我的财务还不自由,虽然我的精神是自由的。我的确很喜欢你们,以后我会来的。”仅此而已,这份邀请就被搁置了。也许若干年,若干个月之后,TA还会想起那份温馨的邀请。
还有一个很深的感悟是时刻在我耳边响起的六个字:那是我们2013年第一次受邀去日本开讲,梓林学长在到达东京的那天晚上,给赴日志愿者提出的三个要求,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六字箴言:“专注、喜悦、谦卑”。
专注,让我们变得纯粹,纯粹地做这样一件事情,并且修自己的定力,不被手机带走,不被外在的事情牵绊;
喜悦,就是接受这个当下,既然决定来了,就带着喜悦来为众生服务,感受并接受当下的每一个发生。即使当这份邀请,暂时还不适合自己,或者是你觉得还不是时候,但是,当你喜悦地去接受这一切,即使是勉强自己一下,你就可以了,做一次,你就成为了!
当我们谦卑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谦卑的力量,看到听众如何从我们的谦卑中感受到这个世界的善良,感受到真的有人可以如此谦卑地对所有人鞠躬,真诚地对陌生人微笑,从而相信谦卑的力量。而且谦卑真的是可以修成我们自身的圆融,做到圆融万象,面对任何人任何事都可以化境为宜。
这六字箴言一直引领着我。我能够很坚定、很笃定地一路走来,背后的力量来自于一个字“信”。
2012年2月11日走进北大公益讲座,这一个“信”字让我从来没有动摇过,我相信北大公益讲座是为我而开的,我相信梓林学长是来成就我的,我相信所有愿意跟随的学长们,都是为了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而来的。所以,走在这条路上,我从来没有任何怨言,无怨无悔。因为,这样的跟随,是跟随自己的心,是把“信”字完全化作一个字:“做”。做才能到。
我们都很幸运而且很幸福,能够在这么长的一段时间,在四天三夜里,紧密地在一起,在青山绿水之间,在道源书院这样一个浸淫着悠久文化的不一般之地,享受这样的一次讲师培训课程,是缘份俱足。
有人说,这次课程好像什么也没有讲,好像都没有怎样在课程中,好像整天都在游山玩水,但我认为:这次丫山培训解决了长期困扰我们的两个核心问题:1、形式大于内容;2、自己找道场。
所谓“形式大于内容”说的是,作为讲座,我们的“做”比“说”重要,这就是梓林学长反复说的我们的“讲座”其实是“讲做”;所谓“自己找道场”,说的是,只有做,才能到。其实,两个问题,还是一个字:“做”!相信从今天的分享当中,大家也真正体验到了这次培训的收获和得到,这个道场是我们共同建立的。
祝福各位学长,让我们为了一个更好的自己,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共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