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要讲“以人为本”,就是要看在企业的这个平台上,能否提供上述四个方面的内容。人们地实际和工作与生活当中,经常遇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归纳起来大概有四个方面:第一为“是什么”;第二是“为什么”;第三为“怎么办”,第四是“好不好”——我们每个人终其一生遇到的所有问题,都可以装到这四个“筐”里面去。
也许有人提出还有第五种问题,例如关于宗教或者超现实的问题。这是关于“有没有”的问题。不过,我们只讨论与现实生活和工作紧密相关的创新问题,所以只需要上面的四个“筐”就够了。
四个方面问题的前面两个,即“是什么”与“为什么”,涉及的都是现实中已经存在了的,或者说是已经由上帝造出来了的事物,是一种客观的规律,是可以或正在被科学界定的。后面两种问题,即“怎么办”和“好不好”,则是需要人们经常思考、研究和分析,或者说是上帝留给人类去捉摸的问题。我们研究经济学和管理学,针对的主要也是前面两类问题,对后面两类则必须特别谨慎。现在是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不能简单判断某种选择一定好或者不好,今天的不好或者明天就变好了,明天的不好也许今天刚刚好,其中的变化之妙,很难有一定之规。而对于“怎么办”的问题,也是不能信口开河的。因为环境、行业、气候、条件、人员、特点等等的不同,以至企业所处的行业不同,行业发展的时期不同,都需要费尽心思地去做综合性研究,才可能得到一些大致的判断,但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只要其中有一个环节出现哪怕是很小的一个疏漏,最终做出的决策也可能与现实相距甚远。尽管我在国有企业做过12年,在民营企业做过15年,但我所经历的事情和总结的经验教训,拿到任何一家别的企业当中去,都可能与那里的客观条件不相吻合。例如,我不知道一家国企的老总是不是董事长的亲属或同学;一家民企的会计科长是不是老板的小蜜或小姨,是什么学历。我也不知道企业整体运行基本状况,所以不可能提出什么战术性的指导意见,更没有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神机妙算。所以,我对那些自己从来没有运作管理过一家企业、从来没有做过一单生意、从来没有从市场上赚到过钱,但他就真敢开堂授徒,教人怎么赚钱,我觉得很神奇,甚至觉得不可理解。因此,关于“怎么办”与“好不好”的问题,是留给每个人自己去发现、去研究、去决策、去创造的,我更多的研究就在于“是什么”与“为什么”。其中,“是什么”又是“为什么”的前提。如果一个人对“是什么”都还没搞清楚的时候,就去探讨“为什么”,难免出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