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柯艾略:你绝不能做一个懦夫

(2009-05-02 10:35:33)
标签:

柯艾略

炼金术士

南都周刊

文化

分类: 文化访谈

假如给你与巫师独处三分钟的机会,你被允许可以任意提问,你会准备怎样的问题?你会不会楸住他的衣领,用激动颤抖的声音追问:告诉我,这个世界的秘密到底是什么?

保罗·柯艾略给了这次机会。他来了,手持那本在世界各地创造令人惊愕的出版神话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进入中国。如果你的反应是:“啊?柯艾略是谁?那是本什么书?”那有必要更新下你的知识体系了,这本语言浅显的小册子仿佛魔力附体:它在全球的语言版本数已经多达68种,超过了《圣经》。

当然,你一定得小心。毕竟在很多人眼里保罗·柯艾略先生不过是浪得虚名,甚至有人讽刺他“在通往愚蠢之路上急速飞奔”。但所谓的魅惑往往就是如此诞生的,经验告诉我们——毁誉参半,这样的人其实更有意思。

 

柯艾略在3月份推出的中文新版《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是目前为止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10多年前,此书曾以《炼金术士》的译名进入内地,反响平平。倒是《我坐在彼德拉河畔哭泣》、《韦罗妮卡决定去死》这几本构思奇异语言迷幻的小说,为他赢得盛名。

为何水土不服?一般解释是所谓文化差异。柯艾略对此只有一句话:所有的事情在该发生的时候就会发生。

事实是,如果你期待《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给你多么厚重的故事,那么你肯定会大失所望,甚至上当般地破口大骂。它貌似仅仅是一则散发中古神秘色彩的寓言:一位牧羊少年梦见在金字塔附近有一座宝藏后,毅然卖掉羊群,跨过广袤凶险的撒哈拉沙漠,最终在炼金术士的引导下,赢得了宝藏和爱情……你要现实地考虑,这寓言只是给孩子看的玩意,它有点不太靠谱。

有必要先说说柯艾略,他自己就做过很多极不靠谱的事情。比如传说他出生时没有呼吸,长大后经历过同性恋、撞到魔鬼等,都是离经叛道之事。他的简历中有这样一段:“曾沉迷于研究炼金术,魔法、吸血鬼等神秘事物,作为嬉皮士周游世界,与一些秘密团体和东方宗教社会有过接触。”

这些不同寻常的经验,就是《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孵化降生的室温。柯艾略研究炼金术达到11年,调查了元精的起源以及密码,所以你指责他满嘴胡说炼金术这样不靠谱的事,也不符合事实。他向本报记者阐述了他心目中的“炼金术”——一个真正的炼金术士不仅仅是将铅变成金子,“他是能够改变现实的人,我们其实都有这种能力。”

在早年父母的眼里,小柯艾略不是一个正常人,因为他竟然想成为一个作家!他视若热·亚马多为他的偶像,后者是当时在巴西极为成功的畅销书作家。和父母斗争的结果是,他被父母视为疯子,送入了精神病院。现在回忆起那段经历,他内心达成了与父母的和解:“那是一种爱的表现,因为他们想让我像他们,而我却想走不同的道路。”

不过,直到38岁之前,柯艾略都没有真正改变现实。真正的改变从那次朝圣开始,到圣詹姆士的朝圣。“那时我38岁,和我妻子克里斯蒂娜住在里奥。我拥有一切:爱,钱,房子和工作。但是我还没有实现作为一名作家的理想。我只是漫不经心地看待这回事儿,写歌词,给报纸写文章,写电视剧本,但从不敢写书。我不想以那种方式展示我自己。”

去朝圣不是他的主意。老实说,他当时认为这个想法很古怪:“我不会那么做的,我没时间去做。”但妻子克里斯蒂娜劝她去,她说:“好了,即使你失去联系了,世界也不会因你而停止的。你需要时间去思考。”他去了,那段时间没有传真,也没有e-mail。

这次朝圣带给了他勇气。在他回来后一年的1987年,《朝圣》出版了。这部作品获得了极大成功,10年前就已经印刷了170个版次。后来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则给他带来了世界性的声誉。

面对柯艾略,你必须得小心,他先知般的语言让你不自觉感到了踏实感觉。比如他借撒冷之王的口说:“在人生的某个时候,我们失去了对自己生活的掌控,命运主宰了我们的人生。这就是世上最大的谎言。”这是一种积极的力量,一种鼓励。当然,你也会怀疑,这是不是一个语言陷阱,或者快餐式的心灵鸡汤。

其实,“心灵鸡汤”的形容已经够客气了。更苛刻的批评说,柯艾略不过在书中表达了一种“小悲欢、小浪漫、异国情调、伪神秘、陈词滥调,毫无文学上的探索精神”,“内容也简单、粗陋,草草地配备了通俗小说必需的麻醉元素”。甚至,他被称为“世界上最畅销的骗子”,“在通往愚蠢之路上急速飞奔”等等。

让柯艾略先生对这些负面评价做出回应,肯定是件很有趣的事情,但遗憾的是,也许是其经纪人的原因,记者的这些敏感问题被“过滤”了。不过,面对几乎每本都是100万册的销量,这些指责并非显得特别重要——人红是非多。

在小说《我坐在彼德拉河畔哭泣》中,柯艾略提到了中国的《易经》。这不是偶然,他对一切有着神秘主义的东西都感兴趣,他一直都很欣赏《易经》,时不时地引用其中的句子。在他看来,这本书最伟大的教诲在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非常像他自己的人生信条,柯艾略说,这信条是他此生中唯一珍惜的一条,现在他拿出来与《南都周刊》的读者分享——

“你可以恐惧,你可以有迟疑的时候,但你绝不能做一个懦夫。”

 

 

对话柯艾略——

 

柯艾略的形象如同《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的那个撒冷之王,仿佛洞悉了整个世界和人类的全部秘密。如果看他的书是如同喝一碗“心灵鸡汤”,那同他对话,敲击他内心的秘密,绝对是一顿难得奢侈的大餐。

 

“人们无意识地有自我毁灭的愿望”

 

南都周刊:你早期写作的《吸血鬼研究实践手册》出版后,又被你收回,据说是你认为“质量低劣”。但我看到有消息说,真正的原因是这本书是由你的朋友代写的。事实到底是怎样的?

柯艾略:事实是那本书确实写的不好。

南都周刊:你曾经花费很多经历研究炼金术,这种神秘的知识经验仅仅是一个想象和寓言吗?

柯艾略:当我写《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时,我正试图理解我自己的生活,而当时我唯一能做的就是通过一个比喻。我相信任何一个艺术家(或任何一个人)只有自己经历了什么,才能与其他人一起分享什么,不管这种经历是在象征意义上还是在所谓的“现实”中。

炼金术是将你在非物质世界所拥有的东西在这个世界投射的艺术。因此,当你能够用身体表现某些东西的时候,你就能对自己的思想感情有更好的理解。对于一本书来说,大多数时候,我只有下意识的理解,但我需要去写并集中精力在上面。我建议每个人都记日记,这样会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解决自己的困惑。

南都周刊:那个牧羊少年寻觅黄金的过程,跟你的个人经验有关系吗?

柯艾略:圣地亚哥的故事就是我的故事。福楼拜曾经说过他就是包法利夫人。嗯,我那些书就是我的缩影。我的性格让我探索我的灵魂深处,因为这些性格特点体现了我的所有疑问和希望。圣地亚哥代表了我的追求,以及我对于理想的奋斗。

南都周刊:我很怀疑,读了《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真的“能够彻底改变一个人一生”?

柯艾略:经验是任何真理的核心。我认为你不能从书中获取对于自己以及你周围生活的理解。你需要认真地生活以获得对自己和对别人更好地理解。每本我读过的重要的书都改变了我的生活,但那是我的责任。一天结束时,一个艺术作品是催发反应的催化剂。

南都周刊:你的很多话确实给人以力量,比如你说“人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这是世界上最大的谎言。”“当你想要某种东西时,整个宇宙会合力助你实现愿望。”你似乎不仅仅想讲述一个寓言,而是在倡导一种新的世界观。

柯艾略:我所倡导的世界观是从有纪元以来一直伴随我们的世界观。如果你开始相信它,那么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问题是,人们不再让自己有任何梦想。这在我看来是世界上一切痛苦的根源。有时候,人们无意识地有自我毁灭的愿望,而且宇宙也将协力促成这种自我毁灭。我们应该对自己的想法加以小心。

 

“疯狂是你做出不是你的行为”

南都周刊:如果有人看你的书仅仅抱着实用励志的目的,就如同很多畅销书作家写的“心灵鸡汤”。你是否为此感到失望?是否觉得这对你是一种贬低?

柯艾略:我写书的时候,只关注探究我自己。因此,我没有什么其他期望。写完一本书后,它是我思想的表达。

南都周刊:很多人视你为炼金术士,能给他们很多生活的力量。这是否也是你的写作目的?

柯艾略:我认为我的目的不是给人类活下去的力量。我只是试图传递这样一个想法,那就是,生命的意义有很多,而不仅仅是生存。人们应该意识到他们也可以“生活”,也就是,真正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在我的探索中,我渐渐相信每个人有自己的传说去实现。什么是个人的传说呢?它就是我们为什么活着的原因。对我来说,这个传说就是通过写作与别人共享我的想法。

我们都有梦想,这些梦想不一定就是那些父母或社会赋予我们的。因此,我们必须摆脱别人期待我们成为什么的看法,而是开始去做我们期待自己做的事情。要勇于与众不同。你是独一无二的,你必须接受自己,而不是去重复其他人的命运或模式。疯狂是你做出不是你的行为。常态是表达你的感觉的能力。 从你不害怕同别人分享你的感受开始,你就成了自由人了。

南都周刊:你认为世界上大部分的人都活在痛苦和无助中吗?

柯艾略:不平等存在,我不能假装对此有什么答案。我不是宗教老师,所以不能解释为什么坏事发生在好人身上。而且,坏事要比好事更容易看见。毁坏很容易,而建设却很费力。

无论如何,我认为世界是现在这个样子,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那就是为什么我们应该认清我们的态度和我们自己,而不是寻找罪者或弱者。我们不能开始改变世界,但我们能尝试改变我们自己。如果我们能够做以下一些事情:修正我们的方法,对生活慷慨,那么我们就将可以在任何地方都看到好的一面。有很多的英雄人物在默默地工作和尝试提高这个世界的现状。

南都周刊:你是否认为自己已经洞悉了世界与人类的全部秘密?

柯艾略:我与“洞悉世界的秘密”相距很远,恰恰相反,我是尊重世界的神秘而不想揭示它。

 

(感谢刘灿灿女士对此次采访的大力协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