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龙潭路上花拱桥

(2023-06-06 22:19:39)
分类: 寻桥漫记

双包山向南的余脉延伸至草溪河,山不高,却隔断东西,故名横山子,川话读作环山子。现在创新大道和绵广高速贯穿其间,横山就名不副实了。

双河口至横山之间的草溪河上,依次有刘家堰、龙潭堰、老虎堰。民国《绵阳县志》载:刘家堰,堰口在西上七区两河口下,灌邱家坝、郑家坝田三百余亩。龙潭堰,堰口在西下七区横山之麓,灌杨家坝田二百余亩。老虎堰,堰口在西下七区横山之麓,灌倒罐坝田二百余亩。

回龙桥在龙潭坡北麓,刘家堰之下,龙潭堰之上。嘉庆《绵州志》载:回龙桥,治西五十余里草石河之龙潭,路达省城。乾隆二十二年乡人杨而禄、傅麟芝、萧正序、刘其昌倡建,太学生杨仕祥题。五十四年重修,副贡陈德作记,俱见桥碑。”民国《绵阳县志》:“龙潭,治西四十里回龙桥下。”

回龙桥的延续是花拱桥。花拱桥即刘家堰桥,修建于道光三年,东西向,全长43.5米,主体长29.5米,宽5米,是一座三曲联拱实腹式石拱桥。单券单栿,中孔跨度8.9米,高6.14米。桥面微呈弧形,栏高1.12米,由石柱、石板和条石逗嵌构成。每拱顶均雕龙头、龙尾。

拱桥东侧引桥是三墩四跨平梁桥。

2006年,文保部门在桥中拱下发现一段很重要的雕刻文字:“刘家堰桥,修建于道光三年(1823)。”这段重要的文字,揭示了花拱桥的“正名”和建造年代。

旧回龙桥和新花拱桥,均是龙潭处的桥梁,是绵州、永兴经龙潭到塔水、罗江的僻路,“路达省城”。据1941年地图,花拱桥在龙潭坡西北麓,西走观音堂、河边场、穿心店、塔水场,东走横山子、玉龙院、永兴镇、绵阳。

张登军《百年花拱桥诉说百年亲情》一文介绍了花拱桥由来的故事。相传嘉庆年间,茅针寺村郑家桅杆房子武举人郑维举的后人与当地一刘姓大户人家的女儿相好。后来,刘郑联姻,刘家女儿因对父母的牵挂,加之婆家和娘家相距不远,经常回娘家与父母相聚。但是刘郑两家被草溪河隔断,每次回娘家都要涉水而过,娘家人在对面迎接。遇到洪水季节,刘家女儿只能在河这边遥望对岸的母亲。又是洪水季节,刘家女儿与父母只能在两岸对望数日,河水不见减退,母女二人只能隔着河以泪倾诉骨肉思念之情。道光三年,为了方便孝顺的女儿回娘家,刘父出资修建了这座桥。因刘家人出资修建,故名刘家堰桥。后来,因刘家女儿的孝顺及其父母之间的骨肉亲情感动了邻,当地百姓遂将桥称之为花拱桥。

花拱桥三拱映入草溪河中,成了三个满满的圆。圆中装满风景,桥上载满故事,历经三朝的石拱桥正在老去……

面对桥面破损、栏板、龙头缺失、拱圈裂缝、桥基沉将、滑移等诸多病害,2020年,高新区启动“绵阳高新区花拱桥修复和保护工程”,投资220万元,对花拱桥进行系统修复。2022年工程竣工,两百岁古桥,焕发新颜。

(李戴于2014初稿,20236月再整理)

龙潭路上花拱桥

龙潭路上花拱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